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家中這幾瓶調味料,沒冰容易「生菇」恐吞致癌物!醫教5招保存訣竅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8月21日04:00 • 發布於 08月20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台灣夏天又熱又濕,簡直就是黴菌的天堂!別以為只有浴室、牆角會「長毛」,其實廚房裡的食材和調味料也可能中招,若保存不當,不只乾貨雜糧容易發霉,就連看似「百毒不侵」的醬油、蠔油、番茄醬,也可能變成黴菌培養皿,進一步產生對健康有害的毒素,千萬別再相信高鹽、高糖可以防黴「百毒不侵」。

醬油瓶也變成黴菌溫床?小心吃下致癌毒素

營養師林冠良過去曾在臉書PO出常見小吃店醬油瓶照片,仔細一看,玻璃瓶內帶有一點點些微白點,這些原來是黴菌或細菌的菌落!放在小吃攤人人共用的醬料,如果發現漂浮著白色絮狀物或毛茸茸的怪東西,就可能是黴菌在作怪。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於部落格提醒重要觀念,「別以為刮掉表面霉菌就能繼續吃,黴菌毒素已可能深入醬料內層,必須整瓶丟棄。」調味料一旦開封,就像敞開大門,讓黴菌隨時入侵。

  • 黴菌無所不在:開封時空氣中的黴菌會趁機入侵。

  • 天氣濕熱:溫度高於25°C、濕度超過85%時,黴菌繁殖特別快,尤其颱風季與梅雨季。

  • 低鹽、無防腐產品更脆弱:缺乏天然防腐能力,反而更容易發霉。

一旦調味料發霉,就可能潛藏各種致命的真菌毒素,例如黃麴毒素,不僅有肝毒性,會導致細胞受損、致癌;急性中毒則可能出現嘔吐、肺水腫等症狀,嚴重甚至有致死風險;赭麴毒素則有腎毒性,因此這些看似「不會壞」的調味料仍不可馬虎。

醬油、番茄醬最容易發霉?調味料保存有眉角

有哪些調味料要特別小心?黃軒醫師提醒,高蛋白、高氨基酸的調味料,例如「醬油、蠔油、黃豆醬、番茄醬」最易成為黴菌溫床;食醋、料酒雖較不易發霉,但保存不當同樣有風險。最好透過以下「調味料防霉妙招」妥善保存、降低風險:

  • 使用後擦乾瓶口,並立即擰緊瓶蓋。

  • 儲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新的調味料買回家後,記得先閱讀包裝上的保存方式,依照不同產品的建議存放。要小心的是,所謂「陰涼處」會隨季節變化而不同,應視天氣適時移動保存位置。

  • 適合放在陰涼處的調味料:橄欖油、蜂蜜、味醂、砂糖、鹽巴、醋等。

  • 開封後要冷藏的調味料:醬油、味噌、橙醋、美乃滋、番茄醬、芝麻油、麵露。

  • 無防腐劑或低鹽類產品開封後務必冷藏。

  • 避免將調味料放在爐灶旁,以防高溫與蒸氣加速變質。

  • 選擇小包裝,減少開封後的存放時間。

如果醬料不幸發霉了,千萬別想著把那層「白毛棉絮」挖掉,或是用煮沸的方法來「消毒」,衛福部食藥署提醒,真菌毒素耐高溫,光加熱或切掉發霉部位根本無法去除。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少量購買、避免囤積,並定期檢查冰箱與廚櫃,該丟的就丟,才不會賠了健康後悔莫及。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家中這幾瓶調味料,沒冰容易「生菇」恐吞致癌物!醫教5招保存訣竅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