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誤殺,司機也會不相信你。」動見科技靠 AI 精確率打進全球市場,緯創如何一路助攻?
專訪:《TechOrange》社長戴季全 / 撰稿:李昀蔚
當 AI 正在為各產業領域帶來創新突破,在車隊管理方面,可以透過哪些技術應用,為物流商用車隊提升管理效率與行車安全?本集《全新一週》專訪動見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周俊廷,以及緯創資通企業投資辦公室總監秦北辰,深入探討動見科技的創新 AI 技術,同時剖析緯創資通對台灣新創生態的深刻洞察。
追求 AI 影像辨識的「精確率」
作為以邊緣 AI 影像辨識技術起家的公司,動見科技透過 AI 影像辨識,以 DaaS (Data as a Service) 平台為主力產品,能即時協助商業車隊的客戶與司機辨別路上的各種潛在危險與違規行為。例如當司機闖紅燈,系統會先提示,若仍闖過,違規結果會自動剪輯成影片並上傳,讓車隊管理者即時收到通知。此外,平台還提供數據與熱點分析,協助管理者了解特定行為或地點容易發生問題,並在線上進行矯正,提供一站式 AI 車隊管理解決方案。
關於 AI 辨識的衡量方式,包含精確率與捕獲率,周俊廷以「法官」為喻,梳理兩者的差異。「我常常問客戶,你比較希望每個犯人都被定罪,還是你希望監獄裡沒有誤殺?」周俊廷分析,「捕獲率」就像「所有犯人都被定罪」,若極端追求捕獲率,可能導致「誤殺」發生;至於「精確率」則是不希望有任何的「誤殺」或「冤獄」,雖然保證「零誤判」,但也可能縱放犯人。
在捕獲率與精確率之間,為什麼動見科技最後選擇走向「精確率」這一邊?「我們的選擇是不希望誤殺,因為一旦誤殺會罰錯人,你的司機也會不相信你,」周俊廷表示,儘管在追求精確率的過程中,可能造成少數「縱放」的情況,但這樣的選擇會更符合司機信任與實際操作需求。
現在正是台灣新創最具挑戰,也最具機會的關鍵時刻
作為動見科技持續成長的關鍵助力,緯創資通展開投資的契機,源於五年前周俊廷與其他創辦人的一場分享。「五年前應該還沒有太多人理解什麼是 AI,那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電腦視覺,當時周俊廷就已經展現動見科技團隊在電腦視覺方面的實力,」緯創資通企業投資辦公室總監秦北辰指出,緯創是以電腦科技起家的公司,對電腦視覺領域有深厚的技術知識,另外緯創也看見周俊廷將動見科技帶向具備商業模式與實際成績的潛力,以及從教授到創業家的快速調適能力。
後來,在緯創牽線下,動見科技以解決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與緯創共同向全球前三大物流公司 DHL 提案,並成功擊敗包含 Intel 在內的多家國際競爭對手,最終拿下此案,成為動見科技走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至於緯創之所以開始系統性地投資新創,秦北辰解釋,「企業成長到一個程度,會在發展速度與商業模式上出現瓶頸,這時候如果可以迎接外來的、新的聲音與技術, 一定可以對企業內部團隊產生衝擊。」
「從前一陣子的新冠疫情到現在的美國關稅問題,我覺得目前是一個最有挑戰的時刻,可能也是最有機會的時刻,」 秦北辰強調,產業、國家與企業的升級,都離不開創新,特別是台灣缺乏石油、礦產等天然資源,因此創新更是突破瓶頸的唯一道路。
面對投資人的期待,周俊廷表示動見科技的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在國外市場迅速擴展規模,並提升公司的估值。「台灣的新創一定要走出台灣,」周俊廷強調,及早驗證產品是否具備全球市場適應性,並主動在海外尋求成長,是動見科技與所有台灣新創必須儘早布局與深耕的策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