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0056、00878!金管會出手「高股息ETF」股利恐縮水
你是不是也曾經看著高股息ETF那近10%的年化殖利率,心裡竊喜:「這不就比定存香多了嗎?」但金管會最近出手了,未來這種「爽領股息」的好日子,可能要劃下休止符。《ETF採用收益平準金實務指引》正式上路,讓ETF的配息邏輯全面回歸成分股本業的真實表現。這波新規到底怎麼影響我們?又該怎麼調整投資策略?讓我們一探究竟!
圖片來源:pexels
過去幾年,高股息ETF可說是理財圈的當紅炸子雞,標榜「月月配、年年爽」,讓不少人幻想退休後光靠ETF就能躺著數鈔票。然而金管會最新出爐的《ETF採用收益平準金實務指引》,為這場夢畫下邊界。簡單來說,這份新規定未來不再允許ETF業者大幅動用「資本利得」與「收益平準金」來拉高配息,也就是說,想靠ETF吃飽配息的大戶、散戶,恐怕得適應「少領一點、穩一點」的新常態。
多數的配息其實來自賣股票或平準金,不是企業的實際獲利。這樣的方式短期看起來很美,長期卻可能因為股價波動導致資本縮水,出現「賠了價差又少了股息」的窘境。新制上路後,未來的高股息ETF將會更忠於成分股的真實配息,整體殖利率落在4~6%之間,雖然少了一點「亮眼數字」,但也多了份真實穩定。此外,資本利得未來會直接反映在基金淨值上,不再被當作配息分出去,也就是說賺的錢還在,只是何時賣出、何時變現,由你自己決定,不再由基金業者幫你「先發一筆零用錢」。
圖片來源:pexels
高股息ETF即將邁入一個更「務實」的新時代,那些曾經用高配息當賣點、用殖利率吸睛的行銷話術,也終於要面對真實市場的檢驗。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壞消息嗎?其實不然。反而可以趁這個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不再追求「誰配得多」,而是「誰穩得久」。
未來,不再是「高配息即高報酬」的年代,而是「穩健現金流才能走得遠」的新章節。與其天天盯著ETF配幾元,不如想想這筆資金在你長期財務規劃中,該扮演什麼角色。
主圖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2025暑假去哪玩?全台飯店優惠、訂房折扣懶人包:大倉久和、統一渡假村、宜蘭綠舞、煙波
7家速食新品!肯德基「肉汁薯泥咔啦雞腿堡」韓國爆紅登台,繼光「炸雞腿」超香脆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