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鏡大戰」開打! 小米、Meta搶攻「視覺AI」市場
小米、Meta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AI智慧眼鏡,掀起全球「百鏡大戰」。小米首款AI眼鏡重量僅40克,配備1200萬畫素鏡頭,支援拍照、錄影、語音助理及翻譯等功能,續航力達8.6小時,售價人民幣1999元起。Meta與雷朋合作的AI眼鏡則重50克,售價不到台幣2萬元,但僅支援英文AI。國際數據公司IDC預測今年全球AI眼鏡出貨量將達1280萬副,年增26%,到2035年銷量更可能達14億副,顯示這項科技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3C達人廖阿輝介紹,小米AI眼鏡右上角有拍照或錄影按鈕,使用者可透過語音指令「小愛同學幫我拍照」進行拍攝,照片會一張張顯示出來。他表示,這款眼鏡雖然沒有顯示螢幕,但配備相機、耳機和麥克風,可與手機無線連線,除了拍照錄影外,還能進行直播和翻譯,例如對方說英文時,使用者耳朵裡會聽到中文翻譯。
廖阿輝也分享了Meta與雷朋合作的AI眼鏡特色,他表示這款眼鏡售價約三百美金左右,與一般雷朋太陽眼鏡價格相近,同樣能用AI方式詢問眼前的事物。他強調,Meta眼鏡目前只在美國銷售,僅支援英文AI,其特點是體積小型化,充電採用磁吸方式,眼鏡盒本身有電池,就像行動電源,每次將眼鏡放入盒中即可充電。
資深產業分析師曾伯楷認為,在智慧穿戴設備中,VR眼鏡長期受到內容資料庫不足問題影響,而智慧眼鏡門檻相對不高,基礎款小米AI眼鏡售價台幣8000多,使得市場願意開發,消費者也願意嘗試,因此智慧眼鏡一下子在市場上紅了起來。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分享,根據資策會調查,台灣有67%的消費者對AR眼鏡結合AI抱持興趣和期待,其中以男性 26至35歲族群,期待比例最高突破7成,顯示在台灣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接受度都很不錯。柳育林也指出,目前AI眼鏡仍面臨技術瓶頸,常見問題包括語音辨識不精確、反應延遲等,影響使用流暢度。他強調,硬體和AI技術都需要不斷升級和優化,才能達到符合使用眼鏡情境的最佳化AI功能應用。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