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消脹氣超有感!大腸直腸科醫師親授6妙招,這杯茶是天然腸胃放鬆劑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8月07日04:00 • 發布於 08月06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吃不多,肚子卻總像吹氣球一樣漲漲的,甚至悶到想吐…脹氣雖是日常小問題,卻讓人難受到不行!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在YouTube頻道「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分享6招超實用「消氣神技」,從生活習慣下手,幫助你擺脫腹脹困擾、讓腸道輕盈不悶脹。

特別提醒,這些方式雖然是輔助舒緩的手段,但如果經常脹氣就不能掉以輕心,也可能是身體在「用氣」發送求救訊號,例如腸躁症、胃清癱、胃食道逆流、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消化道疾病都可能是幕後黑手。如果已努力調整飲食作息,症狀仍未改善,儘早就醫查明原因才安心唷!

1.腹部按摩+薄荷油

肚子悶悶脹脹時,不妨動動手來幫自己「按摩放氣」。順時針輕柔按摩腹部,搭配熱敷或塗點薄荷油,有助刺激腸道蠕動、讓氣體快快排出。韓國中醫師鄭世妍(정세연,音譯)也建議,按摩肚臍周圍的「天樞穴」、「中脘穴」,更能喚醒腸胃動能,讓你舒暢不少!

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魏宏宇曾提到,薄荷油的清涼感能轉移注意力,搭配按摩觸摸時的觸摸感受就能減輕不適。但是,這招不適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因為他們皮膚嬌嫩、吸收力強,一不小心若用量過多反而可能引起中毒,要特別小心。

2.喝薑茶

薑不只是驅寒好物,也是腸胃的天然「放鬆劑」。餐後來杯暖呼呼的薑茶,薑辣素能舒緩腸胃道、促進蠕動,對於吃太快或亂吃造成的腹脹特別有感。

中醫師賴睿昕也曾推薦進階版「梅子薑茶」,將去籽醃梅和薑泥一起沖入熱茶中!醃梅能刺激唾液與胃酸分泌,有助消化,還能舒緩噁心、打嗝、腸氣堆積等腸胃小毛病。

3.飯後散步

吃完飯別急著坐著追劇,飯後散個步,其實是消脹氣的黃金時間!研究指出,餐後走10到15分鐘,就能有效改善腹脹。黃郁純醫師建議,設下「飯後1000步」的小目標,讓腸道有機會動起來、氣體也能順利離場。

肝膽胃腸科醫師錢政弘也曾分享加快排氣的小撇步,正是雙手叉腰、低頭走,能增加腹壓、幫助排氣。不但有助消化,散步還能減少暴飲暴食機會,間接改善腹脹,既簡單又實用!

4.控制產氣食物攝取

有些食物雖然營養滿分,卻是讓你腹脹的「氣氣來源」!像是花椰菜、洋蔥、大蒜、豆製品、味噌、納豆這些健康食材,在腸道中容易發酵產氣,對腸躁症或乳糖不耐症族群更是高風險地雷。

想要腸道舒坦,記得這些「脹氣製造機」得適量攝取:

  • 豆類:如紅豆、黃豆、綠豆,容易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等含有氣泡,會讓胃更漲
  • 油炸食物:難以消化,增加腸道發酵與負擔
  • 辛辣刺激物:如辣椒、麻辣鍋,會刺激腸胃、加劇不適

5.少量多餐 細嚼慢嚥

狼吞虎嚥、一次吃太多,是脹氣的「最佳推手」!不只讓腸胃措手不及,還會吞進大量空氣,氣體一多當然不舒服。黃郁純醫師提醒,養成「少量多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每口至少咬個10下以上,讓腸胃有時間慢慢消化、自然比較不容易脹氣。

中醫師蕭晴穎曾解釋中醫所說的「氣滯」、「食滯」,往往來自暴飲暴食或飲食節奏亂七八糟。穩定節制的飲食節奏,才是調理腸胃、徹底消氣的不二法門。

6.避免抽菸與口香糖

抽菸、嚼口香糖會在不自覺中吞入空氣,加上菸害對腸道黏膜的傷害、口香糖中的甜味劑難以消化,自然可能會加重脹氣症狀,有脹氣困擾的話還是少碰為妙囉!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消脹氣超有感!大腸直腸科醫師親授6妙招,這杯茶是天然腸胃放鬆劑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