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專欄》作秀與政權焦慮:從川普生日到中共軍威展示
2025年6月14日,美國國旗日恰逢川普生日。這個象徵自由與民主的節日,卻因川普罕見舉辦的大規模閱兵而染上濃厚政治色彩,全美多地爆發「Not Kings Day」抗議,批評川普意圖個人崇拜。同一時期,普丁於5月9日在紅場舉行衛國戰爭80週年閱兵,習近平亦親自出席。而最受矚目的,則是北京預告於9月3日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一場全球強人透過軍服儀式試圖再造合法性的戲劇性舞台,正緩緩展開。
這場政治劇真正的核心,不在川普,也非普丁,而是中共閱兵的政治隱喻。名為紀念反法西斯,實質卻是走入法西斯式控制的中國政權,試圖用歷史美化現實、用軍事替代信仰,在危機四伏中營造出一場虛幻的穩定。
閱兵迷信:當政權失去安全感
閱兵在民主體制中多為偶發性儀式,在威權政體中則成為政權焦慮的出口。中共再次選擇天安門——毛澤東宣布建政的原點——為閱兵場地,象徵不言而喻。這是中共第19次大閱兵,亦是繼2015年後第二次以「抗戰勝利」為名進行的軍禮,政治意圖遠大於軍事展示。
在解放軍建軍百年倒數階段,習近平高調紀念抗戰,不是對歷史的敬意,而是對內部信心潰散與國際孤立的政治補償。閱兵成為政權對外宣示「有軍、有黨、有歷史敘事權」的象徵儀式。
軍國主義的歷史幻術
此次閱兵大肆強調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並刻意將「台灣光復」納入戰果。歷史被選擇性剪裁,從多國合作的勝利重構為「中國單打獨鬥保家衛國」的主旋律。這不是紀念歷史,而是利用歷史,將國族敘事包裝成軍事現代化工程的一部分。對內,是忠誠的灌輸;對外,是威懾的展示。
這場軍國主義幻術,一面高唱和平,一面大秀火力,說穿了,是對不穩現實的焦躁回應。
解放軍閱兵:效忠測試,不是國防檢閱
中共歷次閱兵都強化一個訊號:軍隊屬於黨,核心只有一人。2025年的閱兵更具測試意味——歷經火箭軍高層落馬與內鬥清洗,這場閱兵將檢驗軍心是否回歸「一尊」,軍隊是否仍是政權最後的安全閥。
閱的不是武器,而是忠誠;排演的不是防衛實力,而是權力統御。
閱兵不是和平的象徵,而是制度不安的表徵
官方打著「弘揚抗戰精神、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旗號,實則將歷史作為政治敘事的工具。和平不再是歷史的教訓,而只是軍事展示的配角。當閱兵成為常態,其實是統治者對異議與民意日漸不安的表現。
川普閱兵同時,街頭抗議如潮;普丁閱兵之後,俄羅斯民眾高喊「撤軍烏克蘭」;中國閱兵,則在審查與維穩中進行,將所有社會聲音排除在外——這正是三者間的制度差異:他們閱的不只是兵,而是統治正當性。
結語:閱兵成了唯一的安全感,那便是敗象
當政權將閱兵當作自我療癒的手段,那閱兵就不再是榮耀,而是病徵。2025年的中國,閱的不只是士兵步伐,更是在檢視一個制度的裂痕與焦慮。如果歷史只能重演,不能反思,那再壯觀的閱兵,也遮不住權力的虛弱與孤絕。
延伸閱讀
華府閱兵儀式慶祝陸軍建軍250週年 美民眾意見兩極
全美無王日遊行遍地開花 尿布川普寶寶氣球空中飄揚
作者》洪耀南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