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SAS、Nutanix、Cisco、緯謙齊聚科技金融論壇,共探 AI Agents、AI 決策引擎、AI 防詐等金融應用與基礎設施
由 TechOrange 科技報橘、KNOWING 新聞、幣特財經、鍶科技共同主辦的【TechOrange 2025 科技金融論壇 暨 第 9 屆 Hit FinTech 高峰會】日前盛大舉行。論壇第一個 Session 聚焦「AI 科技金融應用」,邀請到微軟、SAS、Nutanix、Cisco、緯謙等科技專家探討包括 AI Agents 如何助金融業建立超高效能的全新流程、金融業管理者如何建構負責任的金融科技決策引擎、需盤點建置哪些 AI 基礎設施、AI 如何賦能金融犯罪防線升級、以及 AI 將驅動哪些金融未來應用等重點議題,領航科技驅動的新金融時代。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琇媛在致詞時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從來都沒有停歇過,「台灣有 3 成以上的金融機構導入 AI,87% 的銀行已佈建 AI 應用。」不論是從 AI 應用、RWA 還是虛擬資產,金管會都是秉持安全跟發展並進的精神,跟業界共同努力,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金融創新。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董瑞斌表示,金融機構被當作所有金融防詐裡的第一哩路與最後一哩路,但其實資訊流應是第一個要去處理的事情,而不是資金流,所以建議業者運用科技把有害資訊過濾,將這道防線守好。董瑞斌希望包括科技業、金融業、警政等各單位都能夠通力合作反詐騙,共同保護每個人的財產。
台新金控數位科技長張慎表示,AI 是金融數位轉型的關鍵推手。台新在 AI 轉型起點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歷時 14 個月打造金融領域專屬大模型「台新腦」,並選擇自建地端金融屬性的大語言模型,結合台新金融專業資料,讓台新腦具備資料主權與安全性的特色。台新也設立 AI 訓練師職位,擔任「台新腦」最關鍵的品質把關者,運用內部大量數據反覆訓練模型,以支援客戶服務與投資建議等應用。張慎指出,文化是企業轉型的核心,台新致力推動持續創新與試錯(Test & Learn)文化,實現數據資產與演算法的整合管理,更結合 AI 與科技創新,打造多元且高效的 Data + AI 智慧經營模式,未來能提供用戶更即時、個人化金融服務。
台灣微軟大型企業商務事業群總經理李倩指出,面對人力短缺與產能極限,全球有 82% 的企業領導者傾向導入數位勞動力以擴大產能,80% 員工則是坦言難以負荷現有工作量,期待在日常工作中運用 AI。隨著 AI 已成企業邁向未來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李倩呼籲企業領袖應主動擬定 AI 戰略,深入理解 AI 帶來的效益,並推動員工成為「AI Agent 」的管理者,加速 AI 實際應用,再透過自動化流程例如保單續約,有效提升營運效率。她強調,企業不能再等待,應積極部署首批「數位同事」,迎接 AI 驅動的新世代轉型,打造更具前瞻性與競爭力的未來組織架構。
SAS 台灣總經理龔律安提醒,企業導入 AI,不能只追求效率與規模,還必須建立明確的風險
治理與責任架構,才能打造一個真正可信的 AI 環境。尤其當企業開始將 AI 引入決策流程、甚
至賦予其主動執行任務的能力時,「AI Agent」的應用型態也隨之浮現。
「請大家不要忘了 Agent 這個詞,其本意是『代理人』,而其能代表我們行動的前提,是建
立在足夠的信任上。AI 若要成為 Agent,就必須是可被信賴的系統,並具備治理能力與問責
機制。」基於這樣的觀點,龔律安指出,未來 AI Agent 的發展趨勢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混
合式模式,而非完全自動化,這類代理型 AI(Agent-based AI)不僅能因應企業合規與安全
要求,也可更靈活地支援複雜決策過程。SAS 長期深耕 AI 治理與資料分析,致力於打造以信
任為基礎的 AI 決策平台,協助企業將龐大資料與模型應用整合進實際營運場景,讓 AI Agent
能在流程中發揮風險監控與決策輔助的角色,能助力金融機構簡化需要人工監控及判斷,或是
人工解釋與問責的工作任務,像是申請詐欺防範、洗錢防制報告。龔律安最後強調,SAS 將
持續扮演值得信賴的 AI 合作夥伴,協助企業在追求創新與效率的同時,落實AI治理與永續經
營,實踐 AI 的真正價值。
Nutanix 台灣技術總監鄭建華指出,企業投入數位轉型與 AI 創新,來自客戶對即時、個人化服務的期待,以及提升營運效率與降低成本的壓力,因此若能實現自動化流程,將可大幅節省時間,同時減少對傳統系統依賴。鄭建華也表示,面對日益嚴格的監管環境與資安挑戰,企業須兼顧基礎設施現代化與 AI 應用的治理,而 Nutanix Enterprise AI (NAI) 與 Nutanix Kubernetes Platform (NKP) 解決方案提供了簡單、安全的架構與一站式管理介面,協助 IT 團隊進行高效管理,促進營運現代化與透明度,其彈性擴充、合規監控與災難復原能力,還能有效減少管理時間 50%、降低成本 30%。「AI 是企業關注的優先事項,而基礎設施與資料安全是關鍵。」鄭建華強調,金融業面臨數位轉型與 AI 創新的雙重挑戰,因此從基礎架構到資料安全都需升級。
台灣思科金融暨工商事業群總經理盧佳成強調,AI 基礎設施已成企業必備條件,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這場轉變不可避免。而企業導入 AI 的最大考量是成本,如何在有限預算下有效部署成為關鍵。盧佳成指出,傳統應用程式與現代 AI 應用的最大差異在於系統的「動態」特性,企業必須建立彈性且模組化的架構,才能支援動態調整和部署。此外,他談及隨著企業廣泛應用 AI,資安風險也同步提升,因此思科推出開放 AI 資安語言模型,以開放權重的方式釋出模型(foundation-sec-8B),協助企業資安人員將 AI 應用於資安分析、維運、防護與自動化等工作,打造更穩健的資安防護體系。盧佳成也提到未來資料中心將朝向 AI Native、 Autonomous自主架構及 Edge AI 發展,讓企業能更快速、靈活地部署 AI 應用。
緯謙科技資深業務經理吳蒨指出,近年來金融詐騙手法日益進化,從社群平台投票連結詐騙、利用學生帳戶進行小額洗錢,不法人士已擴大詐騙範圍,且手法多變、防不勝防。吳蒨強調,面對高度組織化的詐騙集團,傳統防詐系統已難以應對,企業必須導入 AI 與機器學習技術,以強化偵測與防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緯謙科技攜手全球反洗錢系統品牌商 Tookitaki, 以 AI 為基礎開發金融犯罪偵測解決方案,包括「金融犯罪樣態資料庫」與「智能監控引擎」,涵蓋客戶開戶、交易監控等全流程偵測,能夠有效降低七成誤報與五成審查時間,提升金融機構防制效率與資源運用彈性。
在論壇現場,科技廠商也透過攤位展示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其中 iKala 聚焦在 協助企業降低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導入門檻,其中 TaaS(Technology as a Service)服務,目標是補足企業導入 AI 的挑戰,包括前期的需求訪談,再到模型部署、雲端架構建立以及後期監控,這項整體解決方案提供一種更全面的協作模式,擔任企業的虛擬資訊團隊,讓決策者、IT 人員、工程師、開發者都能專注於更具價值的任務。也協助企業建立專屬的 GenAI Chatbot,讓其作為資訊助理角色,協助客戶提升客服回應、工作流程和新人教育訓練的效率,實現無需 AI 工程師就能簡單設置及自主管理。
想完整探索未來金融科技的策略佈局與實踐路徑,立即報名索取演講精華
(責任編輯:吳玟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