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風扇解構 渦輪、製冷點止看風力
【明報專訊】炎夏高溫,輕巧便攜的風扇已成為外出必備單品。選一把理想的便攜風扇,有人重視外貌,有人着重寧靜程度,有人則要方便攜帶,但最重要的,還是風力夠強。
上星期消委會公布便攜風扇測試報告,比併18款產品;其實市面上有更多不同款式產品,今次〈有得揀〉便邀來專家分析不同款式風扇特點,解構近年熱門的渦輪風扇、製冷風扇等,助你選一把更合適的便攜風扇。
從傳統手提風扇、掛頸風扇到外形有如風筒般的渦輪風扇,便攜風扇款式愈出愈多,還附帶各式各樣的功能如照明、充電等,看得人眼花撩亂。
渦輪風扇:風力集中 噪音較大
渦輪風扇是現時最常見款式,產品多以「高速」、「風炮」、「龍捲風」等字眼作招徠,標榜風力夠強。何謂渦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工程系署理高級講師邱振安解釋,渦輪(turbine)一詞原屬工業用詞,是指空氣、水蒸氣等流體高速流動時推動葉片旋轉,從而產生動力的機械裝置,多應用於發電廠、飛機和汽車引擎;而渦輪風扇是由摩打驅動扇葉轉動,兩者所指「渦輪」並非完全一樣。
渦輪風扇的風扇頭有如一條管道,內裏配備密集扇葉,設計有助集中氣流,再高速噴出,「通常吹送距離會遠一點,且風力較集中」。與傳統風扇比較,渦輪風扇的風力調節較細緻,部分設有多達100檔風力讓用家調節,不但方便,也有助節能,延長續航力。另外,渦輪風扇正中央通常是圓形LED屏幕或冷卻板,將扇葉藏於背後,頭髮相對沒那麼容易捲入風扇內,安全度較高。但又因風扇轉速較快,噪音亦較大,當調至最高轉速,有風扇的最高分貝接近100,相等於電單車呼嘯而過的音量,不時有用家反映渦輪風扇噪音過高,尤其尖銳或高頻,在室內或寧靜地方使用需留意。
不少人認為渦輪風扇風力較強,但參考消委會測試結果,渦輪風扇送風量並非壓倒性勝出,多款傳統設計的風扇送風量與渦輪風扇相差不遠,甚至有樣本風力更超渦輪風扇。邱振安解釋,風力大小受多個因素影響,如摩打轉速、風罩設計,以及扇葉的整體設計,如扇葉數目、大小、形狀角度等,即使同一類型風扇,送風量亦有出入。豐澤顧客服務主任梁培洛補充,雖有部分品牌列明產品風速、轉速等,但非每個產品都提供這些數據,而且亦不一定用相同量度單位,「大家未必知道怎樣比較,建議親身到門市試用,實際感受風力」。
製冷風扇:冰敷+冷風 室外降溫或不明顯
單單送風已不能應對炎夏高溫,近年不少便攜風扇強調製冷功能,除了可為吹出的風降溫,風扇表面還設有一塊冷卻板,可直接冰敷皮膚表面,帶來「涼浸浸」感覺。
邱振安解釋,製冷風扇內有一塊半導體製冷片,通電後半導體製冷片的一端會吸收熱量形成冷端,而另一端就會釋放熱量形成熱端;當將冷端貼近風扇出風口時,空氣經過會降溫,吹出更清涼的風,同時若冷卻板設於風扇表面,緊貼皮膚時可感到涼意。「因為製冷片一邊吸熱一邊散熱,釋放的熱量必然會比吸收多,生產商需有良好設計,將熱端產生的熱量向其他方向排走,否則只會愈吹愈熱,需小心選擇。」另外,有網民曾反映,風扇表面金屬片出現倒汗水,梁培洛指這是正常現象,尤其夏天空氣溫暖且濕度較高,當接觸到低溫冷卻板時產生溫差,就會凝結成小水珠,出現倒汗水,但多數不會滴水,毋須過分擔心。製冷效果有多顯著?「如果在室內,或許可將溫度降低1℃至2℃,但若在室外,而當日天氣很熱,降溫效果就可能沒那麼突出。」
掛頸風扇:解放雙手 頭髮易捲入
使用便攜風扇需要長期手持,但掛頸款式就可解放雙手,讓涼風吹向面部、頸項,感受涼意。掛頸風扇外貌與頭戴式耳機相似,兩端風扇頭藏扇葉,負責吹出涼風,邱振安指,「掛頸風扇的優點是比較接近身體,吹送風的時候,風力毋須很大,已可達到散熱效果」。不過梁培洛指這款風扇因出風口接近頭髮,擔心使用時會把頭髮捲入扇葉內,造成危險,長髮人士使用時需注意。另外,不時有吹風扇吹至面癱的個案,這可能與直吹面部有關,他提醒在使用掛頸風扇時,不建議長時間吹向面部。
掛腰風扇:風力強、方便 噪音大
除了掛頸式,亦有掛腰設計,方便用家。梁培洛介紹,「通常這類風扇都是渦輪式,風力較大,同時噪音亦會較大,但因為它掛在腰上,跟耳朵有距離,大聲一點也無所謂」,他指這款設計很受在地盤工作人士歡迎,而且將風扇藏於後背,風直接從下背吹至後頸,可大面積帶走背部汗水,更為涼快。
雙葉風扇:填滿空隙 加強送風
傳統風扇輕巧,較寧靜,有生產商從扇葉設計入手,將單層扇葉升級為雙層,梁培洛指前後兩片扇葉設計可互相補足,填滿扇葉與扇葉間的空隙,加強送風能力,集中氣流,將風吹得更遠,比一般單葉風扇風力更強。雖然雙葉風扇噪音相對單葉明顯,但仍比渦輪風扇寧靜。
聲音不超45分貝 用中間檔延電力
除了風力,梁培洛說不少用家注重風扇便攜程度,留意體積、重量以外,有些產品連同「登山扣」,方便扣在背包手袋;亦有款式配備頸繩,可將手持風扇掛在頸上,部分可屈曲風扇頭,變成坐枱風扇,適合不同場合。
便攜風扇運作時聲浪大小影響使用體驗,「渦輪風扇聲音較大,平時在街頭使用影響或不大,但當在圖書館或辦公室,就可能騷擾他人」,傳統風扇相對寧靜,他建議可選擇聲音水平大約45分貝的產品。
電池續航力亦很重要,除了可選電池容量較大的產品,梁培洛說,愈高風速檔次耗電愈高,建議盡量多用中間檔次,延長電池續航力。現時風扇兼備多種功能,可變身成行動電源、電筒,甚至安裝配件後可當迷你吸塵機使用,「不過當使用愈多功能,對電池需求愈高,電量就會耗用得愈快」;雖然不少便攜風扇支援外置充電功能,但他不建議一邊吹風扇,一邊充電,或者同時使用其他功能損耗電池。
電池撞擊慎防短路起火
便攜風扇是貼身之物,安全備受關注。風扇扇葉高速轉動,吹近身體時小心捲入頭髮,可選擇設計較密集的風罩,惟風量會被減弱。邱振安提醒,便攜風扇應避免掉到地上,電池經撞擊後可造成短路,使電路板發熱甚至起火。梁培洛補充,如果風扇已使用一段長時間如4至5年,即使風扇仍能運作,但電池可能已嚴重老化,又或長時間閒置沒用,電池泄漏出電解液,均應更換新產品。此外風扇充電後應拔掉電源,不應整晚充電,以免發生危險。●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