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的友誼?豹貓與負鼠就像朋友般同行
南美洲秘魯亞馬遜雨林出現了一對不尋常的動物搭檔,豹貓與負鼠。原本在自然界中應是掠食者與獵物的兩種動物,卻被科學家多次發現牠們毫無敵意地並肩而行,就像是老朋友在森林小徑上悠閒散步。這一令人驚訝的行為由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於秘魯東南部的科查・卡修生物研究站(Cocha Cashu Biological Station)錄得。
當時研究人員原本設置紅外線攝影機是為了觀察鳥類的夜間行為,卻意外捕捉到豹貓與負鼠並行的畫面,牠們在鏡頭前一前一後,毫無緊張氣氛。研究主持人、行為生態學家Isabel Damas-Moreira博士形容,這情景就像「兩個從酒吧走回家的老朋友」。
這並非單一事件。團隊進一步聯繫秘魯亞馬遜其他地區的研究人員,從2019年至2023年,總共收集到 4 起以紅外線相機捕捉的獨立事件,發生於不同時間、地點與個體間,動物行動間距皆小於 2 公尺,且彼此都沒有顯示緊張、攻擊或逃避行為,反而像散步的朋友般相互陪伴。
研究人員因此推論,這類跨物種互動並非偶發,而可能隱含某種生態關係。為進一步探究其中原因,團隊設計了野外氣味實驗。他們分別在布條上沾染豹貓、美洲獅以及控制組的無氣味樣本,觀察負鼠的反應。
結果顯示,負鼠對豹貓氣味表現出強烈興趣,會反覆前來聞嗅、摩擦甚至啃咬布條,而對其他氣味布條則幾乎無動於衷。這代表負鼠可能主動接近豹貓,並對牠們的氣味產生某種依附性。這項結果已發表於《Ecosphere》期刊。
科學家提出數種假設來解釋這樣的關係。首先是「化學偽裝」效應,也就是負鼠透過與豹貓同行,讓自身的氣味被掩蓋,從而避開其他掠食者的注意。另一個可能是,負鼠對某些毒蛇具有天然免疫力,而豹貓則沒有這樣的保護力,因此如果牠們結伴,可能在面對蛇類威脅時更具優勢。
所以也不排除兩者之間存在某種狩獵協作機制,負鼠或許能帶領豹貓發現牠們自己難以單獨捕捉的獵物,再一同分享剩食。這種關係讓人聯想到北美已知的郊狼與美洲獾的合作行為:郊狼負責在地表追逐,而獾則鑽入地下挖掘,兩者聯手更容易捕捉地松鼠等獵物。
此發現引起學界廣泛討論。賓州大學的理論生物學家Erol Akçay指出,人們往往低估自然界中的合作行為,而這可能是南美叢林中尚未揭示的跨物種互助例證之一。巴西伯南布哥聯邦大學的哺乳動物學者Diego Astúa則補充,「實在太酷了!」這也說明我們對負鼠行為的理解仍處於初期階段,牠們一般被視為獨行動物,並不喜歡和其他同類相處,因此這種行為更顯得異常。
這項意外發現不僅顛覆了對掠食與獵物關係的傳統認知,也突顯出生態觀察的價值與必要。隨著研究深入,這對叢林中的奇妙拍檔或將揭示更多關於跨物種互助的祕密。也許在亞馬遜的幽暗林道中,正潛藏著一種比我們想像更複雜而微妙的共生法則。
研究人員表示:「科學往往就是這樣運作的,你原本在找某樣東西,最後卻發現了另一個更令人著迷的結果」。
▼ 還在鏡頭前來來回回 XD
▼ 這種關係讓人聯想到郊狼與獾的合作行為
延伸閱讀:郊狼催促慢吞吞的獾朋友穿過涵洞一起冒險
動物 ,網友熱議 ,可愛趣聞
※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且須註明來自阿尼尛 ANIMA、附上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