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禁食新策略!ERAS照護:喝運動飲料助快速康復
「手術前不是都要空腹、不能喝水嗎?怎麼現在還說可以喝運動飲料?」72歲的陳先生因健康檢查發現肺部結節,入院準備接受手術時,聽到護理師提到「清晨五點可以喝一瓶200cc的運動飲料」,這項看似顛覆傳統的做法,其實源自於一套名為「加速康復外科照護」的最新醫療實證指引。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外科醫師吳彥霖表示,ERAS是一套整合手術前、中、後期的照護策略,核心目標在於減少病人體內的手術壓力、降低併發症風險,並促進病人更快速地康復與出院。
他指出,以往「手術前全面禁食禁水」的作法是為了避免麻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嗆咳或誤吸風險,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長時間禁食禁水可能讓病人處於飢餓與脫水狀態,進一步導致電解質失衡、胰島素阻抗增加,甚至影響術後體力恢復。
吳彥霖進一步解釋,根據ERAS的建議,病人在手術前兩小時內可以少量攝取透明、低渣、含糖液體,例如200cc的運動飲料。此舉旨在補充能量與水分,避免血糖過低或蛋白質流失。他說:「這樣不僅有助於穩定術中血壓、維持腎功能,更能減緩術後的疲勞感,加速病人體力恢復。」
術前準備除了飲食調整外,心理準備與溝通也至關重要。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彭怡婷表示,透過完整的術前說明與病人教育,不僅能緩解病人的焦慮情緒、提升配合度,也有助於康復成效。她指出,均衡的營養能促進傷口癒合,而術前練習深呼吸與活動則有助於術後肺功能恢復與早期下床。此外,她提醒,提前戒菸戒酒更可有效降低術後肺炎與傷口感染的風險。
手術後的照護則以逐步恢復進食為主。彭怡婷表示,若病人術後沒有噁心嘔吐,數小時內即可少量喝水,並逐步恢復進食,以利腸道功能重啟與營養補充。她補充,醫護團隊會根據病人恢復情況提供合適的止痛方式,並鼓勵病人儘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血栓與吸入性肺炎。此外,醫護人員會視恢復狀況,盡早移除尿管與引流管,增加病人活動自由度,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
彭怡婷指出,ERAS的實施對病人有多方面益處,包括減少併發症風險、減輕術後不適與疼痛、加速康復並縮短住院時間,最終幫助病人安心回家、提早回歸日常生活。對陳先生而言,這場手術不僅是一次醫療程序,更是一場醫療思維的轉變與信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