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情感比喜歡更能維持幸福?心理學家揭密:他是不是真命天子,關鍵在「認可」
在感情關係中,許多人將「被喜歡」視為幸福的保證,但心理學家武志紅在《深度關係》中指出,真正穩定長久的關係,關鍵在於「認可」而非僅僅是「喜歡」。他說:「喜歡你的人未必認可你,但認可你的人,會一直喜歡你。」
「喜歡」容易產生,也容易消退
武志紅認為,所謂的「喜歡」,往往源自個人想像與期待的投射。換句話說,對方喜歡的,可能是他心中理想化的你,而非你真正的樣子。一旦這份想像落空,感情也可能隨之轉變。
例如,有人愛上你溫柔體貼的一面,卻在你展現主見時覺得不適應;他可能欣賞你善解人意,卻在你堅持夢想時顯得冷淡。這類關係往往缺乏真實互動的基礎,也容易在面對衝突或壓力時瓦解。
當關係中缺乏認可,容易產生壓力與傷害
武志紅分享了一些臨床案例:
一位丈夫鼓勵妻子辭職在家照顧家庭,表面上是支持,但多年後卻以「脫節」為由批評她,這其實是對她價值的否定。
另一位女性的男友經常稱讚她節儉,卻對她的消費選擇諸多限制,讓她逐漸失去自我。
這些看似「關心」的表現,其實隱含控制與不認可,一旦缺乏尊重與理解,關係也難以維持平衡。
認可,是能真正陪伴你成長的人
相比之下,「認可」是一種建立在對等關係之上的理解與支持。這樣的人能看見你的特質,也接納你的缺點;他不只是欣賞你光鮮的一面,也願意陪你面對低潮。
例如,在你轉換跑道、收入減少時,他會說:「你為熱愛努力的樣子很動人。」當你失敗時,他不急著給建議,而是陪你走過情緒,讓你感受到:「就算現在不完美,也依然值得被愛。」
真正的愛,是理解後的選擇
武志紅提到,深度關係是一種雙向照亮的過程。當你感受到被認可,不需要偽裝,也不怕示弱,這份關係才能成為滋養彼此的力量。他提醒:「愛不是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能用理解與包容,看見對方真實樣貌後,依然選擇相伴。」
如果你也在關係中思考「喜歡」與「認可」的差別,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對方是否真正理解你?他是否支持你的成長?當答案是肯定的,那段關係,才有機會走得久、走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