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開冷氣關窗是錯的?環保局揭4招讓冷氣涼快又省電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07月09日03:17 • 發布於 2024年07月09日03:1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趙俐雯整理 圖/photoAC
開冷氣關窗是錯的?環保局揭4招讓冷氣涼快又省電

今年6月1日~7月7日熱傷害就診人次已破千。天氣熱到像火烤,只能開冷氣求生存,嘉義市環保局卻發文請民眾「開冷氣勿關窗」,原因是什麼?

氣溫飆升,很多人習慣一到室內就關門窗、開冷氣,甚至吹冷氣一覺到天亮。不過,這樣做小心冷氣愈吹愈不舒服。因為關鍵在於室內空氣品質,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愈變愈糟。

久待密閉冷氣房 小心身體出狀況

嘉義市環保局曾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在密閉環境使用空調,無論是分離式冷氣、窗型冷氣及箱型冷氣,只有進行室內空氣「冷熱交換」的內循環,管線內流動的不是空氣,而是冷媒,並沒有「換氣」功能;使用空調系統,也應加強空氣流通。

如果長時間關緊門窗吹冷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恐導致身體不適,出現頭痛、嗜睡、頭暈、胸悶及過敏等症狀,使反應力變差、倦怠,降低工作或學習效率。另外,待在不通風的公共場所,還會增加飛沫傳染機率,不只威脅健康,更提高染疫風險。

開窗通風、使用循環扇 有效去除室內髒空氣

嘉義市環保局表示,冷氣運作的同時,適時開窗保持通風換氣,才能稀釋室內的空氣污染物。怎樣才能有效避免髒空氣在密閉空間滯留、提高「換氣」效果?

嘉義市環保局建議:

• 使用冷氣期間,每日應至少開啟門窗約15公分,通風換氣至少30分鐘以上。

• 開啟對向或對角窗戶,有助於增加室內外空氣對流。

• 若室內僅有單面或單側窗戶,微開門窗,搭配循環扇,有助於室內通風換氣。

• 使用循環扇,加強室內空氣流動。

保養冷氣4招,迅速降溫又省電

想讓冷氣維持在最佳狀態運作,平時保養與清潔冷氣也很重要,才能迅速達到降溫的效果。嘉義市環保局分享以下4訣竅:

• 溫度設定在26~28℃,搭配電風扇,幫助室內空氣循環、加速降溫。

• 經常使用冷氣的狀況下,建議每2~3週檢視冷氣濾網灰塵累積狀況。

• 冷氣主機應每年委託專業廠商進行清潔維護。

• 冷氣機外部出風口、回風口定期清潔。

查看原始文章

濕疹症狀有哪些?濕疹原因、預防一次看,4招有效止癢

康健雜誌

增進睡眠、遠離憂鬱 3招幫助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

康健雜誌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康健雜誌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生命最後的旅程!彰基醫護助嬤圓夢 跨千公里回家離世

中天新聞網

「心肝」息息相關 台研究指脂肪肝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am730

出國血拼小心踩雷! 食藥署提醒:這些物品「限量帶回」不能轉賣

台灣健康醫療網

【放屁系列】邊行邊放毋須尷尬 放屁散步對健康有益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50歲婦失眠纏身「吃安眠藥也沒用」 醫:整夜缺氧是真兇

中天新聞網

夏天愛吃生冷飲食積痰濕 中醫揭子宮肌瘤好發4大成因

NOW健康(TW)

「天地人三力共振」激盪公益新火花!數位力量為善更有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藥行「都更」卡關?專家出來說分明,中藥到底怎麼管才對!

台灣健康醫療網

財運、事業運好不好,看臉就知道!簡少年教你用「氣色地圖」自測:這部位亮=財氣充盈

良醫健康網

每4名成人就有1人高血脂!降血脂只能吃西藥?中醫治療標本兼治:「這些中藥」助調理

良醫健康網

早期攝護腺癌偵測利器!PHI納健保 比PSA 篩檢更精準

NOW健康(TW)

【皮膚感染】3歲童玩沙後手掌痕癢腫痛 母一看嚇親「有東西在爬」揭寄生蟲感染

MamiDaily

修路工人手痛到無法睡!醫揭「疼痛真相」 1治療成功解套

台灣健康醫療網

膽固醇高忌吃1種煮法的雞蛋 醫生教4招健康吃雞蛋

am730

從年輕型到高齡者失智,37萬患者卻不到1%有合適照護空間 我們準備好了?

Heho 健康(台灣)

害怕癌症化療副作用想試「自然療法」?醫:可作為輔助 但不能取代正規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嘴巴開合「咔啦」響?顳顎關節問題可看中醫

am730

是變胖還是水腫?易胖體質可能是腎在求救

Heho 健康(台灣)

醫學系學生招生總名額風波 教育部與衛福部拍板總名額

NOW健康(TW)

婦突肢體癱軟以為中風 竟是心臟長了5公分黏液瘤

中天新聞網

神經多樣性不是疾病 專家呼籲推動「生活導師」制度接住孩子

台灣健康醫療網

作家王浩一疑心肌梗塞猝逝!醫籲:開車時千萬別硬撐

中天新聞網

不是只有更年期也要補充「大豆異黃酮」!骨質疏鬆、年長者都需要!10種富含大豆異黃酮的食物推薦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老花初期症狀|閱讀困難/眼睛乾澀等提醒你要醫

am730

只是「血糖高」而已?追蹤45萬人研究:「糖尿病前期」讓失智風險多54%…控血糖最簡單的3方法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不生病體質是吃出來的!營養師曝9種對「免疫系統」最佳的營養素,第一名是「這1種」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生蛇誤以為是比蚊咬 延誤治療恐痛足幾年 醫生教3大症狀即求醫

am730

女教師「輸尿管狹窄」險腎壞死 達文西手術5天出院

中天新聞網

醫界反彈奏效!醫學生員額維持現狀 含軍費生共1300名

中天新聞網

高中生123公斤 不開刀、不吃藥「這樣」瘦16公斤!

台灣健康醫療網

哺餵母乳更安心! 全台逾4千處哺集乳室供媽媽輕鬆查

NOW健康(TW)

高齡看不清別再當老花或白內障 當心可能是黃斑部裂孔

NOW健康(TW)

他「一夜七泡尿」褲襠塞毛巾防漏尿 醫:膀胱過動症上身

中天新聞網

加工肉、高鹽飲食成健康殺手 恐增73%大腸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睡覺總是手高舉過頭?物理治療師:長期恐造成神經損傷

am730

全台每4個成人有1人面臨高血脂危機 中醫降血脂這樣做

NOW健康(TW)

無熱量代糖比較健康? 研究:恐損男性生育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還原集中訓練法 提升健身增肌效果

am730

憂醫療生態惡化!衛福部首任部長邱文達打破10年沉默,提3大建言

康健雜誌

《左腦爸爸,右腦女兒》新書發表!陳建仁:擁抱挫折,成為有智慧、有勇氣的人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