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治療再進步!甲狀腺癌標靶藥物雙重接力,開啟延長治療新希望

Heho健康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 黃慧玫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 111 年癌症登記報告,甲狀腺癌為十大癌症第七名,但個案增加比例卻暫居第二位,年增率高達兩成。但是甲狀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是相對「溫和」的癌症,若能在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長期存活率高。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表示,甲狀腺癌若能早期發現,通常在接受手術治療後,即可有效移除腫瘤,良好控制病程,許多患者甚至能恢復正常生活,因而被認為是「預後最佳」的癌症之一。

預後最佳癌症,甲狀腺癌晚期與復發所面臨的治療困境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下方,主要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掌管人體新陳代謝,調節生理功能。健康的成人中,藉由超音波檢查,50% 以上存在無症狀的甲狀腺結節,其中約為 5〜10% 屬於惡性,即為甲狀腺癌。

王景淵指出,甲狀腺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脖子觸摸到有腫塊、吞咽困難或有異物感、不明原因的聲音沙啞、呼吸困難。中年女性為高危險群,在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四發生率為男性的 2.9 倍。

甲狀腺癌現行治療選項,以分化型甲狀腺癌為例,常見治療方式為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如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病灶無法手術、放射碘治療無效或不適用放射碘治療,標靶治療是主要治療方式,其他還有體外放射線、免疫治療等。

王景淵提及,當出現甲狀腺癌復發或遠端轉移,臨床治療將面對放射碘治療無效,治療選項有限;對一線標靶藥物療效不佳,或產生較嚴重副作用。患者則面臨「治療選擇有限、經濟負擔沉重、生活品質下降」的三重挑戰。

王景淵語重心長地說,對甲狀腺癌晚期或復發的患者而言,控制難度增加、治療選擇有限,若有更多藥物加入甲狀腺癌的治療行列,能為患者提供療效佳、能兼顧生活品質的接續治療選擇。

標靶藥物接力治療,為甲狀腺癌晚期治療開創新局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表示,過去即便有一線的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可延緩病情,最終仍難以避免惡化風險,而其他藥物如免疫治療或其他大多數標靶藥物則需要自費,令病友與家庭常陷入長期抗癌的煎熬。

目前,健保給付兩種一線標靶藥物,但部分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後對藥物產生抗性,也可能因為出現較嚴重的副作用,如手足皮膚反應、腹瀉、蛋白尿或腎功能下降等症狀而影響治療,面臨停藥或需要自費使用其他標靶藥物的困境。

蔡慧珍強調,隨著越來越多標靶藥物被納入給付,確實可以幫助到病人接受更為完善的治療。不僅減少患者因經濟壓力而中斷治療的困境,讓病友有機會兼顧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迎向長期控制疾病、重拾日常生活的希望。

她進一步說明,患者有一線以及二線的標靶藥物治療,使甲狀腺癌接力治療變成可能。根據臨床數據,新標靶藥物成為臨床治療新選擇,為患者帶來持續抗癌契機。

蔡慧珍分享一位 70 多歲的男性甲狀腺乳突癌患者,20 年前確診後接受手術,卻歷經多次復發與放射碘治療無效。後續雖曾使用一線標靶藥物,仍在近期發生疾病惡化,肺部腫瘤持續增大,甲狀腺球蛋白指數也攀升至千以上。

在醫師評估下,患者於今年開始接續其他標靶藥物治療,肺部腫瘤逐漸縮小,癌指數降至百以下。治療過程中雖出現手足皮膚反應,影響行走,但透過調整劑量與局部護理,副作用獲得控制。

蔡慧珍指出,雖然治療過程中,病患出現高血壓、手足皮膚反應以及腹瀉等副作用,但透過妥善的臨床照護與適當調整劑量,大部分的患者都能獲得都能有效緩解不適,提升治療的依從性,在控制腫瘤的同時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她強調,標靶藥物的接力治療,等於為疾病惡化的患者再開啟一道生機,不僅增加疾病控制的可能性,更幫助患者得到更完善的治療,對患者與家庭都是一大福音。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 王景淵醫師、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 蔡慧珍醫師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晚期甲狀腺癌有哪些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無效也有解方

咳嗽逾一周又背痛竟是肺癌末期!標靶藥物效果如何?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