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吹龍」勝健口操!專家:口腔訓練助脫離鼻胃管,健保長照應無縫接軌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05日09:47 • 發布於 09月05日11:47 • 楊依嘉
「吹龍」勝健口操!專家:口腔訓練助脫離鼻胃管,健保長照應無縫接軌

「當初要裝鼻胃管,我爸爸氣得說不想活了。但當他重新能吃東西時,整個人都亮了起來,一直吃、吃得飽,也願意走路,我覺得人生又充滿了希望。」這是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張雍敏分享高齡父親的真實經歷。

口腔功能延緩退化,「吹龍」比健口操更有效

具有臨床護理經驗的馬偕醫學大學黃惠璣副教授指出,台灣在拔管與口腔復能上,與國際仍有顯著落差。

「我在英國念書時,醫師三個月內就必須執行評估,如果不行,就要考慮胃造口。但在台灣,機構裡的鼻胃管卻常常一放就是一年、甚至好幾年。」她強調,口腔功能的維護對預防退化極其重要。學理與臨床研究早已證實,口腔細菌會影響全身疾病,而強化口腔機能──包括口輪匝肌、舌肌、咬肌、唾液腺與舌骨等部位。能有效減少漏食、促進咀嚼與吞嚥。韓國研究也顯示,強化口腔功能的介入,確實能延緩咀嚼與吞嚥退化。

在她的實務觀察中,健口操、健口瑜珈雖能幫助維持活動度,但「吹龍」更具效果,吹龍就是拿一條長長的龍造型吹氣紙管。因為吹龍需要口輪匝肌密合、舌頭捲起來、臉頰咬肌出力,還要維持吹氣的時間。這些都能同時訓練口腔多組肌肉,比單純健口瑜珈更有效。

她建議,若三週的咀嚼或吞嚥訓練無效,應由語言治療師介入,必要時再考慮胃造口。「安全進食」同樣重要,她提醒,不只是食物質地,擺位也是關鍵,若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導致嗆咳。

長者出醫學中心竟無長照銜接,靠學生家訪才被發現

黃惠璣並分享一個社區案例:有位長者在醫學中心住院時,雖經鼻咽喉內視鏡檢查沒有問題,出院後卻只安排居家護理師換管,完全沒有長照銜接,導致持續依賴鼻胃管。最後,是她的學生在家訪時才發現問題。她直言:「這反映出我們的出院準備服務需要重新教育。醫院有資源,卻沒能延續到社區與長照端。」

日本多專業都能分點數,台灣卻限少數科別

她也點出台灣制度的侷限:拔管點數僅限特定專科醫師與語言治療師申請,但許多長者是因胸腔科或腸胃科疾病住院,出院後無法銜接,造成拔管計畫推動困難。「在日本,任何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都能申請健保點數,責任由各專業共同分攤。但台灣卻把點數限制在少數科別,導致制度過於僵化。」

她強調「我們還是希望長輩能夠由口進食,因為這才是最高的尊嚴。健保與長照必須銜接,制度一定要跟著改。」

長照司:實際比例為 31.64%,將推五階段計畫

針對「住宿機構八成住民仰賴鼻胃管」的說法,長照司司長祝健芳澄清,依今年 6 月盤點,全國住宿型機構住民 10 萬 2727 人,其中 鼻胃管 3 萬 2503 人,占 31.64%;各類型機構以一般護理之家比例最高(40.47%),老福機構其次(27.96%)。

她並強調,以口進食是長輩最高的尊嚴,長照司正與健保署合作,研擬「長照機構住民成功移除鼻胃管獎勵計畫」,將規劃五階段流程,納入口腔機能、吞嚥訓練、營養照護及移除後追蹤,並強化人員訓練。

健保署:申請限制過嚴,將研議放寬

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統計每年約有 6 至 8 萬人符合拔管條件,理論上至少有 2 萬人能受惠,但實際申請卻「三年來未曾突破千例」。

她分析,申請限制過嚴是主因之一,目前僅限部分專科醫師、牙醫師及語言治療師能申請,對機構端來說困難重重。未來將研議放寬規定,並規劃整合性團隊,納入吞嚥、呼吸、營養及日常功能訓練,避免長者因神經與肌肉退化而被迫長期插管。

跨專業與家屬支持同樣重要

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陳信水則補充,拔管成功的三大關鍵在於跨專業團隊、家屬支持,以及專業人員持續訓練,這些都能降低併發症、提升肌力、恢復進食能力。

立法院厚生會無管人生委員會召集人劉建國立委也指出,政府雖喊出要跟上日本腳步,但半年過去應加快提出具體計畫,「病友的健康與尊嚴正一點一滴被消耗。拔管涉及多科專業,必須跨專業、跨制度與財務整合,才能真正落實以人為中心的照顧。」

文 / 楊依嘉、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

台灣使用鼻胃管高出日本5倍! 復健助拔管移除率高23%

老了最怕四大問題釀失能!長照趨勢走向多元及復能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