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就得糖尿病!名醫許惠恒:年輕控糖不佳併發症易提早上門!
糖尿病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年輕族群確診比例逐年攀升。糖尿病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醫師提醒,糖尿病患常常問他,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很多東西不能吃?許惠恒強調,飲食不等於「病人餐」,是全家一起健康生活,才是最有效的防線。
體重控制關鍵:搖頭拒絕高油高甜
「體重控制只有一個秘訣,就是搖頭,拒絕高油、高甜食物!」許惠恒指出,飲食上青菜必須足夠,蔬果應佔餐盤一半,但不能用水果取代蔬菜,因為台灣水果普遍偏甜。除非是芭樂、大番茄這類甜度較低的水果,否則都要適量。
他建議吃甜食要有「置換」觀念,「生日吃一小片起司蛋糕沒問題,但要減掉其他熱量。」這樣才能兼顧生活品質與健康。
不必和家人分開吃 全家健康才是最好防線
許惠恒強調,糖尿病飲食不是特殊餐,更不是要和家人分開吃。「糖尿病會遺傳,所以全家人更應該一起健康吃、健康生活。」他常告訴病人,得了糖尿病不是壞事,因為這讓家人能提早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低油、低鹽、規律運動,不只是病人要做,一般人也該做,」他說,這才是正向看待糖尿病的方式。
兩大高峰族群 年輕化趨勢明顯
許惠恒觀察,糖尿病有兩個高峰族群:
- 第一高峰:65歲以上長者,盛行率約30%,75歲以上更達40%,在全球屬高比例。
- 第二高峰:20至40歲年輕族群,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主,與肥胖、家族史高度相關。
他指出,門診中最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僅20多歲。
年輕患者控糖不佳 中壯年後併發症提早找上門!
許惠恒提醒,20到40歲糖尿病患者控制狀況普遍不佳,因為忙於工作,缺乏規律看診與用藥。「等到40、50歲時,併發症就出現了,視力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要洗腎。」這些年齡層往往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健康亮紅燈,影響的不只是自己,還有整個家庭。
過健康生活 降低家族風險
許惠恒呼籲,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小朋友,都應避免單純追求美食,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以跳街舞、踢足球,鼓勵多動,讓血糖和體重維持在健康範圍。」
糖尿病不只是個人的疾病,而是家庭與社會的共同課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守住糖尿病的最好防線。
文/楊依嘉、圖/艾蜜莉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頸紋很深怎麼辦?逆時針「液態電波」掀起脖紋治療新趨勢!
潮健康
台大成立創新手術中心,最新單孔機器人手術本週挑戰直腸癌
Heho健康
男人蹲坐小便不只衛生乾淨 原來還有這些好處
康健雜誌
33歲女天天吃健康餐,半年內反胖7公斤?減重醫:長期誤吃「這食物」惹禍
康健雜誌
假牙數位化趨勢!拋開耗時印模與試戴調整 ,高齡者訂製假牙可當日領取
Heho健康
大自然對心理健康有多大影響?台首次研究:躁鬱症發生率低、活更久
康健雜誌
90歲婦突變「健忘」以為失智就醫 醫揭真相: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
古力娜扎被「央視殘酷鏡頭」近拍也美炸!三大保養技巧打造0瑕疵白嫩臉蛋
姊妹淘
吃水果能減肥?醫師教你健康瘦身的正確觀念
中華日報
吃起司可以補鈣?醫:3族群適合 猛吃「這種起司」反變健康負擔!
中華日報
醫揭6大失眠原因!下午喝咖啡晚上能入睡 睡眠品質同樣被影響
中華日報
MRI檢查助力攝護腺癌診斷!及時揪出病灶 早期治療預後佳
中華日報
天氣熱不只會中暑!高溫與臭氧齊升 醫: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中華日報
青春不設限!部桃舉辦「血糖修練營」助兒少糖友自在運動
中華日報
「DEET、派卡瑞丁、IR3535、防蚊精油」差在哪? 醫揭防蚊液成分與效果比較
常春月刊
暑期年輕人頸部疼痛多 醫曝低頭60度頸椎重壓20公斤
NOW健康
境外移入瘧疾+1 專家籲:出國前至門診諮詢並做好防蚊措施
健康醫療網
支持自閉兒成長 花蓮慈院親子交流與療癒活動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進出冷氣房當心!醫提醒「夏季熱休克」恐釀心肌梗塞
台視
聽力好不好「搓手指」就能檢測!專家警告:聽力退化恐增5倍失智風險
優活健康網
美女醫師公開拍照3招秘訣 擺脫臉腫與雙下巴
EBC 東森新聞
進口蔬菜農藥超標!「這款」台灣人平時超常吃 38.37噸退運銷毀
CTWANT
糖尿病藥物新用途!北醫大研究:降失智風險
NOWNEWS今日新聞
醫起看/爆肝亂吞保健品 45歲科技男直送加護病房
EBC 東森新聞
思覺失調症不是中邪,而是「大腦生病了」!長效針劑助病友穩控思覺失調症
華人健康網
天天運動吃錯瘦不下來!營養師曝關鍵出在這
NOWNEWS今日新聞
運動後吃錯,小心燃脂全白費!營養師傳授3招「動吃動」功略,突破減重停滯期
華人健康網
塑化劑、鐵氟龍…吃進多少?環境荷爾蒙影響健康,3步驟自保遠離環境毒素
華人健康網
《優活問問》攝護腺肥大要就醫嗎?醫揭症狀與治療:出現血尿千萬別拖
優活健康網
鋅是維持健康關鍵元素!攝取不足恐影響免疫、皮膚和味覺
每日健康
上班族手腕鼓起一顆小山丘? 醫提醒:這些職業族群應多加留意
健康醫療網
74歲阿嬤長期用止痛藥膏洗腎!醫警告:這類人別碰 1替代品更安全
每日健康
全台525萬人注意!65歲女「1困擾」急性腎衰竭 醫:很多人輕忽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確診血癌!「五年存活率」曝光 醫:早期介入治療關鍵
每日健康
白血病不只遺傳!這些生活習慣小心累積風險 早期警訊別輕忽
每日健康
高血壓無聲隱患!每4人就1人中招 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722原則」降低風險
每日健康
即食雞胸肉真空包裝也不安全!專家揭「1菌」恐致命 加熱到75°C才可吃
每日健康
部分立委推動「勞基法」修法草案,女性產假八周延長至十二周,你贊成嗎?
媽媽寶寶
沈玉琳血癌確診!化療+骨髓移植治療 這些因素影響存活率
每日健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