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超高齡社會專家提 7 大主張,籲放寬勞動年齡限制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11日09:39 • 發布於 09月11日11:39 • 周佩怡
超高齡社會專家提 7 大主張,籲放寬勞動年齡限制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預算突破 1,153 億元,健保總額也逼近 1 億元,專家警告,若政府未及早整合政策與資源,超高齡社會將會變成長照社會。為建立健康老化、社會共融的高齡福祉體系,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響應聯合國「健康老化十年」的願景,集結全台 60 餘位 NPO 領袖意見,於昨(10)日提出反老歧視為首的 7 大政策建言,並獲立法院跨黨派代表支持。

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台灣雖曾率全球之先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與醫院,但現行政策制度零散,改革牛步,缺乏整體規劃,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COPE)淪為形式教育,未真正落實。她建議,應以「一人一套評估、一套計劃、一套紀錄」,將醫療、長照與社區資源串連,避免超高齡社會並將健康老化納入跨部會治理。

老盟 9 月 9 日至 10 日舉辦「2025 台灣超高齡元年 NPO 高峰會」,彙整民間意見後,最終形成 7 項政策方向,包括建全高齡政策及法律框架、推動高齡權益保障法、促進高齡者社會參與及經濟賦權、打造友善居住與交通環境、縮小數位落差、推動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以及建構獨居長者支持網絡。

其中,反歧視議題最受關注。台灣勞動市場與勞動權益仍存年齡上限規範,例如法定退休年齡為 65 歲,志工保險僅至 70 歲,老盟強調,若缺乏制度保障,不僅限制長者社會參與,也削弱勞動市場韌性。

會議也邀請英國國王基金會(The King’s Fund)理事會理事、世衛組織歐洲區健康老化資深顧問 Yvonne Doyle 分享國際經驗。她指出,人口老化並非負擔,而是社會重構契機,關鍵在於提升健康餘命而非僅僅延長壽命,因為沒有品質的延壽只是社會債務,且政府應和公民社會攜手,正視年齡歧視、醫療可近性與世代共融,「重新構想老齡化,就是重新構想社會。」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醫療體系如何改革? 李伯璋:需重整醫護工作條件、報酬和健保制度

高齡照護新解方!迷你馬、銀髮送餐APP到遠距健康!地球解方年會一次看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