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供應吃緊!如何解決缺藥問題?石崇良拋「藥局供應網」策略
全球胰島素供應正面臨短缺的風險,基層藥師協會曾呼籲衛福部應該及早掌握可能缺貨情況因應,以免速效型胰島素供應不足,並建議政府透過鼓勵措施,協助國內藥廠自行生產相關產品。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藥局供應網」構想,並強調目前正在和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討論,比照新冠疫情期間抗病毒藥物供應網,讓社區藥局之間能快速調度,避免病人跑遍藥局卻仍買不到藥。
胰島素缺貨延燒 藥師籲國內生產因應
其實,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早在 2018 年就於國際期刊刺胳針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正不斷增加,胰島素的數量卻不足,到了 2030 年可能會有一半以上的病患無法取得胰島素,近年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人數持續增加,且部分藥廠將生產重心轉向利潤更高的減肥藥,使胰島素供應量吃緊。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表示,政府應及早掌握必要藥品供應情況,同成分藥品生產執照在 5 張以下者,若只剩三家生產,就必須開始因應,但近年每次遇到缺藥議題,衛福部「總是以一句不缺貨帶過」,或提出「有許多替代選項」,而非積極備戰避免缺藥困境。
石崇良端「學名藥、藥局網」策略雙箭齊發
近期民眾最有感的,當屬胰島素供應吃緊。對此,石崇良說明,主要是因藥廠產線轉移,速效胰島素短期減產,雖然國內還有其他藥廠能供應,但反應太慢導致市場一度緊繃甚至出現控貨現象,還有一些藥物的安全庫存掌握度也要提升。
石崇良進一步說明未來有「藥局供應網」的構想,且目前正在和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討論,這是比照新冠疫情期間抗病毒藥物供應網,讓社區藥局之間能快速調度,避免病人跑遍藥局卻仍買不到藥。
此外,對於即將屆滿專利的藥品,衛福部鼓勵國內學名藥或者生物相似性藥物進入市場,健保也透過修法鼓勵前兩家國內製造專利期剛過 5 年內的藥物,可有與原廠同樣核價;對於國內製造品項不足三家的成分藥,就不調降藥價,必要時甚至能因原料成本調高藥價,以避免廠商退出市場,這些都是在提升藥物韌性。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