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肩頸痠痛怎辦?中醫教每天花 5 分鐘做 3 動作就能舒緩疼痛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17日06:52 • 發布於 09月17日08:52 • 黃慧玫

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通病,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坐辦公室用電腦,或是維持同一姿勢太久,肩頸越來越緊繃,從偶爾的痠脹發展成持續的緊繃疼痛,甚至頻繁引起頭暈和頭痛,並且影響睡眠品質。

五甲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維瀚表示,長期姿勢不良,像是低頭族是最常產生肩頸痠痛的族群,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平板,會導致頸部前傾,增加頸椎壓力,使頸部周圍肌群緊繃

辦公室久坐的上班族若姿勢不正確,如駝背、螢幕過低、桌椅高度不合適,也容易造成肩頸僵硬與肌肉疲勞;枕頭過高或過低,無法支撐頸椎,或是長期趴睡、側睡,都也會導致肩頸肌肉在睡眠中無法放鬆。

此外,壓力過大、焦慮或憂鬱時,身體會無意識地聳肩,導致肩頸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的人也無法好好放鬆肩頸,肩頸僵硬影響睡眠,睡眠不足又會加劇肩頸僵硬,形成惡性循環。

王維瀚進一步說明,急性頸部肌群的扭拉傷,例如,落枕、運動傷害或搬重物時施力不當,皆可能造成肌肉急性發炎,造成疼痛與活動受限。

當頸椎長期因姿勢不良等因素而反覆承受過大壓力,容易加速退化,造成肩頸疼痛活動受限,甚至長骨刺、椎間盤突出等壓迫神經造成手臂麻木無力,影響日常生活。

很多人問,肩頸酸痛可以看中醫嗎?王維瀚肯定的說,肩頸酸痛其實是中醫門診其中一個常見主訴,中醫對於改善肩頸酸痛有許多方式,在門診會藉由專業評估後,訂定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包括:

  • 針灸:針灸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放鬆肌肉,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 內服中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開出合適的中藥方劑。 例如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舒經活絡等中藥。
  • 刮痧:刮痧能藉由出痧,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並放鬆肌肉和筋膜。
  • 拔罐:拔罐時的負壓,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拉伸肌肉和筋膜。
  • 推拿:放鬆緊繃肌肉和筋膜,改善緊繃的肩頸張力。
  • 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日常保養也能改善肩頸痠痛,調整睡姿,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避免頸部過度彎曲或伸展,仰睡和側睡的枕頭高度可能不同,側睡時枕頭高度應略高於仰睡;以及軟硬度適中的床墊,提供足夠支撐,避免過軟或過硬導致肩頸不適。

王維瀚表示,適度運動也很重要,透過伸展、瑜珈等運動,放鬆肩頸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以及熱敷和按摩,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按摩可以舒緩肌肉,但應注意力度,避免過度刺激。

別忘了放鬆心情,長期壓力、緊張等情緒也可能導致肩頸僵硬,適當放鬆心情,有助於改善睡眠和肩頸不適。王維瀚提醒,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應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協助,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

常做拉筋伸展舒緩肩頸不適

上斜方肌伸展

坐在椅子上,一手抓住椅子穩定身體,另一手繞過頭部上方扶著對側頭,往肩膀方向拉至緊繃感後停留 15〜30 秒。

縮下巴運動

簡單來說,就是擠出雙下巴。 先保持頭部水平,輕輕將下巴向內收,停留 5 至 10 秒,頭部再回到原本位置,早晚各做 10 次。

Y to W 運動

雙手向上抬起,形成 Y 字型,接著雙手向後內收,形成 W 型,感受前側胸肌拉伸和後方背部肌肉收緊感,早晚各做 10 次。

諮詢專家:五甲馬光中醫診所醫師 王維瀚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低頭族烏龜頸注意!4招減緩「上交叉症候群」肩頸不適

姿勢不良肩頸痠痛、雙手麻當心「這疾病」!醫師教 4 招減緩不適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