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飲酒問題嚴重,酒癮防治醫籲:提高合法飲酒年紀至 25 歲
酒精不僅與 7 種癌症、憂鬱、焦慮、早發性失智、自殺風險有關,每年造成台灣 530 億相關社會醫療支出,更有青少年早飲的趨勢。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方俊凱引用國健署 112 年青少年吸菸暨健康行為調查結果表示,國中生過去 30 天飲酒比率為 11.4%,有喝酒的日子裡一天喝 1 杯以上的比率為 65.5%;高中生兩項數據則分別為 30.4%、75.4%,因此建議調升合法飲酒年齡,至25 歲大腦發育完全之時。
方俊凱指出,台灣人缺乏代謝酒精有毒產物的酵素 ALDH2 比率為 47-53%,居亞洲之冠,但酒精已是國內商務、社交、宴席場合的常客,預估成年國人喝酒總人數超過 8 百萬人,一次喝超過 6 杯的暴飲、豪飲者也逾百萬人,其中 24.4%每月喝酒,3.9%屬暴飲,又男性數據皆高於平均。
另台灣也出現青少年早飲的現象,方俊凱分析,青少年飲酒場合以朋友聚會為主,酒精成為自我認同、社交、舒壓的工具。111 年大專院校學生健康行為調查顯示,67.6%大學生過去一年喝過酒,38.45%過去 30 天喝過酒,且易有暴飲行為,因此建議提高合法飲酒年齡,至少到大腦發育成熟的 25 歲。
國際交流酒癮防治,日立專法、韓專攻青少年族群
對此,衛福部委托馬偕紀念醫院承辦的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今(19)日辦理「2025 國際酒癮防治研討會」,邀請日、韓、台專家學者交流酒癮防治政策、臨床模式、社區介入與青少年預防教育等面向。
方俊凱分享,日本 2013 年壓倒性通過「酒精相關健康問題對策基本法」,改變飲酒文化,包括不准勸酒、酒精飲料標示所含酒精公克數等,後也陸續發展出結合法律倡議、媒體宣傳與支持團體的整合性政策,並提出「反 Ikki 飲酒運動」等具文化背景的具體行動。韓國則透過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線上課程、進行互動任務,強化家庭溝通並提升青少年拒酒自我效能
反觀台灣因酒商強烈反對、大眾認料理酒精將漲價,至今仍缺乏相關法規,目前僅加重酒駕刑責,並訂定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如男性不超過 20 公克、女性不超過 10 公克。方俊凱表示,馬偕醫院投入酒癮防治已久,樂見政府加大投入力道,如補助每位成人每年 3 萬元、青少年 4 萬元酒癮治療費用,酒癮防治總經費從 2024 年 4,100 萬元提高至今年超過 6,200 萬元。
健保署長陳亮妤表示,酒精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可能會造成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女性乳癌等 7 種癌症,也增加憂鬱、焦慮、早發性失智、自殺風險,更提高家庭關係決裂、酒駕、暴力等外部成本,故盼透過各界討論對策,增加酒癮者相關認知並主動求助,降低後續醫療支出。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酒精使用年輕化/高中職飲酒率上升30%!醫師憂:未來成癮風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