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如何判斷水有沒有喝足夠?該怎麼「分時補水」?腎臟科醫列關鍵6點顧好腎臟!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03日04:21 • 發布於 09月03日06:21 • 劉一璇

炎熱的夏天裡,許多人喜歡走出家門,到戶外走走、運動流汗,既可以保持健康,也能欣賞陽光與自然。但你知道嗎?一瓶水,可能是你身體最重要的「保護傘」。

醫師提醒,沒喝水或是水喝不夠,身體可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像是一名大學生,平常熱愛健身與籃球,暑假的下午,他和朋友到操場打了 2 個小時的籃球,太陽火辣辣地照著,他滿身大汗,但因為一時忘了帶水,也覺得「忍一下就好」,整整 2 個多小時都沒喝水。晚上,他開始覺得渾身肌肉痠痛,甚至連走路都覺得腿部無力。更奇怪的是,他的尿變得顏色很深,幾乎像可樂一樣。家人立刻帶他去急診,檢查後醫師說他得了橫紋肌溶解症,還出現了腎臟功能受損的徵兆。

身體進入「缺水模式」,血液供應腎臟變少會導致腎臟功能減弱

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傅俊霖指出,水它不只是解渴而已,它還可能救你一命。在臨床上常遇到許多患者跟他說:「我只是外出走走,又不是去跑馬拉松,應該不需要喝那麼多水吧?」

他更進一步解釋,事實上,夏天流汗量增加,身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流失大量水分。如果不及時補充,不只會感覺口渴、頭暈,還可能傷害到我們重要的器官,尤其是腎臟與泌尿系統。

傅俊霖說明,腎臟就像一個過濾器,幫助我們把體內的廢物、毒素,透過尿液排出去。這個過程需要足夠的水分來完成。如果喝水太少,尿液變得又濃又少,腎臟的「過濾工作」就會變得吃力,甚至可能造成:

  • 腎臟臨時失靈(急性腎損傷):身體進入「缺水模式」,血液供應腎臟變少,導致腎臟功能下降。
  • 橫紋肌溶解導致腎衰竭:劇烈運動後肌肉受損,釋出的物質會堵住腎臟,造成危險的併發症。

水喝不夠,泌尿系統也會出問題

傅俊霖進一步表示,水喝太少,除了腎臟受害外,泌尿系統也會出問題,他以以下幾種臨床上最常見的病況做說明:

  • 尿路結石:水喝少了,尿液就會變得濃縮;尿液中的礦物質(像是鈣、草酸、尿酸)容易結晶,或形成小石頭,卡在腎臟或輸尿管裡,造成劇烈腰痛,甚至需要手術取出。
  • 泌尿道感染(俗稱尿道炎、膀胱炎):尿量太少或排尿次數太少,細菌更容易在膀胱裡滋生,導致感染。輕微會出現頻尿、尿痛,嚴重甚至可能引發發燒或腎盂腎炎。

該怎麼判斷自己水喝得夠不夠?

傅俊霖說明,如果你本身就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水分不足對你來說影響更大。原本就已經「辛苦工作」的腎臟,在缺水時會更容易受傷,病情可能惡化得更快。他分享,判斷自己水喝得夠不夠的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尿液顏色。

  • 淡黃色:代表水分足夠。
  • 濃茶色或深黃色:代表你需要趕快補水了。
  • 顏色像可樂或紅褐色:可能是異常,請就醫檢查。

其實腎臟是相當沉默的器官,當你覺得「只是沒喝幾口水,應該沒差吧」,可能它已經默默承受著壓力。那麼,你可能會問,我該怎麼補水才正確呢?傅俊霖表示,民眾可以牢記下面這 6 點原則,幫自己的腎臟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

  • 出門記得帶水瓶:不論走路、登山或騎車,身上都應該帶水。口渴才喝已經太晚了。
  • 定時小口喝水:每隔 15-20 分鐘喝幾口,比一次大量喝水更好。
  • 避免高糖飲料與含酒精飲品:它們不但不能補水,反而會讓你更脫水。
  • 流汗多時,可適度補充電解質:像是運動飲料或鹽錠,尤其長時間戶外活動時。
  • 避免正中午高溫時運動:建議早上或傍晚時段較安全。
  • 穿著透氣、排汗的衣服:幫助身體維持良好體溫,減少水分流失。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傅俊霖

延伸閱讀:

你是「隱性缺水人」嗎?6 大特徵放任不管會器官衰竭

夏天水喝不夠當心「慢性脫水」 讓你便秘還惹上糖尿病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