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白露」時節溫差大,最怕血壓忽高忽低!專家曝防高血壓 4 大日常習慣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05日10:17 • 發布於 09月05日12:17 • 黃慧玫

9/7 是「白露」!俗語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從立秋到白露之前的這一段時間,台灣的氣候仍舊是暑氣逼人,一直要到了白露過後,天氣才開始微微轉涼,也才是代表進入秋天的一個標誌。

Dr.Nice 新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李崇銘表示,由於白露時節天氣日夜溫差較大,與處暑時的氣溫可明顯感受到不同,故有一句俗諺說到:「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這句話的意思是,處暑天氣仍然炎熱,每天需用一盆水洗澡、沖涼,等到過了 18 天,到了白露時節,日夜溫差與處暑時大不相同,就不要赤身露體了,以免著涼感冒。

這句俗諺也衍生出另一種說法,叫:「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也是提醒大家,在這季節交替之際,更勿輕忽保暖的重要性,須適時添加衣物,否則一但身體受涼,降低人體免疫力,將可能誘發各種身體症狀及慢性病。

白露時節最怕血壓忽高忽低

李崇銘指出,白露正值時令交替,日夜溫差大,我們的身體同樣也正隨著外在環境的溫度,不斷調整及適應,除了須注意「肺」的保養之外,「心」的養護也是相當重要的。

研究表明,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 12 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 6 毫米汞柱,且氣溫每下降 1℃,收縮壓上升 1.3 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 0.6 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

李崇銘解釋,人體的血壓值是隨氣溫、晝夜及情緒等因素波動的,因血管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寒冷時血管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天熱時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

這種血壓波動與室外溫度相關,當室外溫度較低時,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以抵禦寒冷的環境,而這種物質同時具有加快心率及收縮外周血管的作用,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李崇銘提醒,尤其是老年人,血壓的變化更明顯高過年輕人。因此,若家中有長者或高血壓患者時,更應該注意在天氣冷時,定時量血壓、確保血壓的狀況是不可忽略的。

中醫看高血壓,發生 4 原因

中醫將高血壓歸於「肝陽上亢」或「陰虛陽亢」所致,在中醫來說,高血壓的發生原因有四:

  • 「風」:人體稟賦陽氣偏盛,又兼精血損耗過度,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肝,肝臟失去滋養,以致肝陽偏盛,血壓上升。
  • 「火」:由於生活起居失常,破壞了體內的平衡原則,致使腎陰不足,心火暴盛,腎水不能制衡心火,形成陰虛陽亢的徵候。
  • 「痰」:體內痰濕盛,瘀阻經絡,如同水管內夾雜許多污垢,致血管管道變細,血流不暢,故自古有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的說法,尤其在飲食上無所節制的人身上更常見,不僅僅是烤炸辣,飲食油膩者亦是,例如常吃焗烤、調味用料較重等等,都需要注意。
  • 「虛」:此說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在 40 歲以後,此時「元」氣已衰,或者因為情緒問題損害「元」氣,因而發生高血壓,是屬本氣自病類型。

李崇銘提到,這四種高血壓基本證型常混合出現,既可互相影響又可互相轉化,故找中醫調理高血壓疾患時,確實辨證為何種類型之高血壓,才可對證治療,方便平日自身保養及調理。

醫師提點高血壓飲食建議

建議高血壓患者平日除均衡飲食外,還須合乎「三少二多」原則,多蔬果、多高纖、低油脂、少調味品及少加工食品。在烹調方面,建議以食物原味為主,善用酸味取代食鹽,並少用辛香料,有時適量加點堅果類可增添食物美味。

此外,李崇銘亦建議,可多攝食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的魚肉,像是富含 omega-3 且低重金屬魚類,例如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圓鱈等等,另外大豆、海帶、青椒、山楂等,都是具有降血脂、降血壓功效之食物。

他提醒,高危險族群除了注意飲食清淡外,亦不可以飲酒,更應該特別強調三餐避免過飽,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在白露這種溫差大的節氣裡,有些人感到氣溫下降,便開始盲目進補,反而使得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適得其反。

一般體質且無慢性疾病者,適量的食用些薑母鴨、燒酒雞進補,對其身體是有所助益的;高血壓者要結合自身體質,進補以清補為宜,選擇一些既有豐富營養,又可降低血壓的食物,千萬不要比照一般人的補法,以免身體越補越糟。

改善高血壓的 4 大日常習慣

  • 多運動:適量運動有助於代謝多餘脂肪,降低血壓。選擇適度的運動如快步走、游泳等,同時避免在極端天氣下運動,以免對血壓造成不良影響。
  • 戒菸:香菸中的化學成分會加速心跳、收縮血管,增加高血壓風險。戒菸服務可提供專業協助與支持,幫助戒除菸癮,降低高血壓發生的機率。
  • 控制飲酒: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但長期飲酒會影響心臟健康,增加高血壓風險。男性每日飲酒量不宜超過 2 罐啤酒,女性不宜超過 1 罐啤酒,以降低血壓升高的風險。
  • 保持愉悅心情:情緒波動如憤怒、焦慮等會導致血壓升高,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對控制高血壓至關重要。鼓勵長輩參與社交活動,減輕負面情緒和焦慮感,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壓水平。

文 / 黃慧玫

延伸閱讀:

「夏至」到了!中醫師提醒三高族群可「喝 1 物」養護心氣

過了三伏天 這個月最容易猝死 秋季補過頭更危險!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