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今天是「白露」!最怕氣喘頻發作!中醫推用 3 方法降低復發頻率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07日04:40 • 發布於 09月07日06:40 • 黃慧玫

每年 9 月 8 日前後,開始進入白露節氣。《月令七十二集解》:「水土濕氣寧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此時,農作物將收成,「秋老虎」也將結束,天氣開始轉涼。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白露時節最容易傷「肺陰」,容易會有咳嗽、鼻子乾燥等呼吸道症狀。除此之外,秋季空氣中漂浮的吸入性過敏原種類多、密度高,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疾病。

而秋天氣候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易發感冒。感冒是引起後續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特別是有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纖維化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最容易因感冒復發而加重。

周宗翰提醒,初秋往往早晚涼、中午熱,出門應多帶件外套,在涼意明顯的清晨、夜晚披件外套,也有利於預防秋季溫差大引起的慢性久咳。治療上,中醫以「潤燥」為主,常使用養陰生津藥,如麥門冬、沙參、石斛、百合等藥材。

白露時節,最怕氣喘發作

周宗翰說明,臨床上,天氣冷熱劇變的確會誘發過敏的相關症狀,尤其是患有氣喘民眾日益增加。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發炎疾病,發生原因為呼吸道發炎,引起黏膜腫脹,呼吸道變窄,造成呼吸困難、喘;另一原因是呼吸道對過敏原起了強烈反應,如香菸、花粉、煙霧、冷空氣等,引起氣喘發作,應避免接觸過敏原。

中醫調理,降低使用西藥

西醫用藥主要以吸入性類固醇及支氣管擴張劑等,可以有效的緩解,但許多人常會不定期復發。中醫則會依照不同的哮喘特性與病人的體質來開立中藥,並且分階段性來治療,目的在於降低使用支氣管擴張劑頻率,並減緩氣喘發作的症狀。

  • 急性期:加入宣肺、降氣、化痰的中藥,以減輕患者喘鳴咳嗽的症狀。
  • 緩解期:加入健脾補氣中藥來增強患者的抵抗力與調整免疫系統,避免患者反覆感冒而誘發氣喘,並減緩支氣管的過度反應。

日常急救,緩解呼吸不順

周宗翰分享,當自覺呼吸不順時,不妨試著噘嘴式呼吸。先吸一口長氣之後,嘴巴呈蠟燭狀,之後再慢慢吐氣,重點是要使吐氣的時間比吸氣的時間還要長,才能減輕呼吸不適的症狀。

他提醒,如果支氣管擴張劑用完時,可到浴室開大量熱水吸取水蒸氣,可讓氣管擴張,氣管可得到疏緩,如果氣喘還壓不下來,就要盡速掛急診治療。

敲打經絡,改善發作頻率

平時也可以做穴位敲擊,特別是敲打「足太陰腎經」的下半段(大腿和小腿的內側)。根據中醫五行原理,五臟循環有一定原則,所謂「肝、心、脾、肺、腎」,氣喘屬於肺的系統,然而肺經接著是腎經,肺系統的下游是腎經。

換句話說,下游的網路若是不通暢,自然會影響上游的肺經網路,而腎主納氣,藉由刺激腎經的運行,腎的經絡,起於足小趾,經足心、內踝,沿下肢內側內緣,經腹部、腎臟、膀胱。

另一支經腹部、胸部正中線旁,喉嚨,到達舌根,左右各有一條。將有助於減輕呼吸道的敏感反應,而腎經的要穴如湧泉穴、太谿穴、照海穴、陰谷穴等更要加強,左腿敲 5 分鐘,右腿也敲 5 五分鐘,將有助於改善氣喘頻率的發生。

諮詢專家: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 周宗翰

文 / 黃慧玫

延伸閱讀:

沙塵暴來襲竟忘帶氣喘藥!教你 2 招緊急自救

哪一型氣喘?中醫用聽的就知道!小兒氣喘多元治療,救急調理雙管齊下防復發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