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特展傳藝高雄園區展出 傳遞國軍守護家園精神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為推動國軍文藝運動,並促進軍民藝文交流,使國人認識國防,進而支持國防,「海光藝文特展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專輯特展」即日起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高雄園區臺灣歌仔戲中心3樓展出,透過藝文特展的形式,傳遞國軍官兵堅守崗位,與全民共同守護家園的精神,歡迎民眾、官兵及眷屬踴躍前往參觀。
「海光藝文特展」展出「國軍第58 屆文藝金像獎」美術類的國畫、書法、西畫、漫畫、攝影等得獎作品,透過官兵的創作和直觀拍攝角度,除了展現豐富、精采的國軍藝文軟實力外,更可一窺各部隊戰備、訓練、工作與生活的第一視角;例如,漫畫項金像獎《無名英雄的日常》,畫出化學兵為營區周邊獨居長者送便當、執行消毒防疫工作及救災時,所面對的惡劣環境、敦親睦鄰的穿梭身影;攝影項銅像獎的《機智海陸生活》,刻劃出陸戰健兒駕御AAV7在海上、陸地戰備訓練,日夜戍守家園的奮鬥影像,畫面色彩炫麗,極具張力。
書法項的得獎作品,有隸、篆、楷、行、草等各型字體,流暢的書寫與極具特色的布局、筆畫,呈現傳統書道的藝術之美;西畫與國畫項的展出作品,由官兵創作出一幅幅撼動人心的戰鬥文藝佳作。
「 抗戰勝利80週年海軍紀念專輯特展」主要以珍貴的泛黃照片和文字,彰顯海軍自建軍以來,為抵禦外侮、捍衛海疆的歷史軌跡,讓參觀者了解今日海軍的傳承與榮光,包括與現今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相同的海軍旗,其由來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通過《國旗統一案》已核定,直至民國18年海軍頒布各項船舶旗幟圖說,海軍軍旗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其中,也有海軍於民國17年自造的首艘軍艦「咸甯軍艦」,在海上航行的雄姿,以及抗戰勝利後,我國接收日軍賠償艦的歷史等,相關的歷史與內容也收錄在《 抗戰勝利80週年海軍紀念專輯》一書中,提供參觀來賓現場查詢、翻閱。
《陳永康備役上將書畫展》則以「虎嘯藏濤 丹心濡墨」為題,展出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長年耕耘於繪畫與書法的創作,共分為「動物、竹韻與山水」3大主題21幅精華作品,尤其以「巨浪」系列,氣勢磅礡,呼應海軍精神,象徵軍人無懼挑戰的堅靭意志。
此外,「海軍與中山堂歷史回顧展」則是扼要介紹曾是前海軍中山堂左營電影院,從完工、啟用、營運、撥交,到現已轉型為國藝中心高雄園區的「中山堂劇院」等重要階段,中山堂不僅承載軍民重要娛樂場所的記憶,也曾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軍民交流,更為傳承傳統戲劇的發展,寫下不可抹滅的史頁。
「海光藝文特展暨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專輯特展」展出日期至本月22日止,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希望民眾把握機會,前往感受國軍官兵文武兼修的藝術風貌與心靈力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