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免評聘外看新制上路 重症病友被要求或暗示調薪
滿80歲申請外籍看護免評新制已於8月1日上路,根據社福團體的觀察,重症家庭所擔心的排擠效應的確已陸續發生。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與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洪瑜黛今天(21日)受訪時皆表示,已有外籍看護要求或暗示調薪,調薪幅度甚至達新台幣1萬元。
80歲以上聘請外籍看護免評巴氏量表新制已於8月1日上路,全台將新增53萬名未失能、未失智的健康長輩有資格聘請外籍看護,勞動部原本推估約有10萬人會實際申請;不過,在這項新制上路後,根據勞動部截至8月17日的最新統計,申請者約1,450人,與原先預期有相當大的落差。
對此,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洪心平21日受訪表示,新制上路才2週多,換工作總會有一段思考、討論期。她指出,目前的確已有一些病友反映家中外籍看護暗示新制上路,案主只好以加薪為誘因協商,目前都還在商談階段。
洪心平認為,由於勞動部提出重症優先的配套措施,目前審查案件進度都還停留在重症家庭的申請案,80歲以上免評個案應該都還排在後面,因此,即便外籍看護要轉換雇主也不會這麼快,她認為應拉長觀察期至半年,相關趨勢才會更清楚。
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洪瑜黛受訪則指出,根據該會在新制上路前所做的問卷調查,有40%外籍看護工提出調漲工資的要求、23%表示會提出更換雇主;新制上路後,也陸續有多個病友反映外籍看護要求調漲薪資,他們不得不調,調薪幅度從新台幣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她說:『(原音)甚至有看到就是增加1萬塊,因為他如果沒有這個幫手,家屬會非常辛苦,而且他們也知道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便再重新聘僱別的看護的話,他們有一個空窗期,然後還要重新訓練,然後還要磨合等等,所以他可能想一想也許就花這個錢,把他留下來。』
洪瑜黛指出,外籍看護「不同工同酬」,而罕病病患又比一般病患難照顧,因此,在聘請外籍看護的市場上,這些重症家庭一直處於弱勢,必須花費更多錢才能聘請到看護。她呼籲政府廢除只評估身體功能缺損的巴氏量表,全面改採長照失能評估(CMS),讓失能等級較嚴重的病患可獲得更多資源,減輕看護的工作壓力,也避免外看將壓力轉嫁到病患身上,進而增加病友的經濟負擔。(編輯:宋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