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主治扛夜班補缺口 醫界盼專責醫院集中人力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曾以寧台北28日電)孩子健康成長,兒科醫師扮演重要角色,台大兒童醫院8月起主治醫師投入夜班、北榮不排除調動主治醫師「當救援投手」,醫界籲設專責醫院集中人力,確保兒童照護網。
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去年首次出現招收不到一半的狀況,招募13名兒科住院醫師,卻首次發生二度開招,僅招到6名醫師。院長李旺祚將少子化衍生的兒科醫師招募危機視為轉機,從中看到希望,孩子變少,家長更重視小孩子,兒科醫師反有機會走向更精緻的尖端醫療。
李旺祚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當前的一般醫學訓練(PGY)制度改變後,醫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僅有6週接觸兒科,導致多數人對兒童醫療照護的認識不足。面對今年新一批PGY學員,希望透過主治醫師的參與,加強經驗的傳承與教學。
李旺祚表示,新制度下,除了白天的教學時段外,主治醫師也將輪值夜班,從傍晚5時至凌晨12時,親自帶領住院醫師處理病患,提升教學品質。這項新措施立意良善,作為國內兒科重鎮,台大兒童醫院有責任與義務在PGY階段提供最完整、最優質的兒科訓練。
李旺祚坦言,人力不足確實是一大挑戰,過去這類教學多由資深住院醫師負責,如今由主治醫師親自帶領,確保教學品質,呼籲國家強化兒童醫療投入,他已向衛福部提案「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完善兒醫網絡,讓年輕一代醫師更有信心投入兒童照護,成為孩子健康後盾。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李偉強表示,受到少子化影響,較少人有意願當兒科醫師,北榮過去幾年也曾在住院醫師招募上遇到困難,不過這2年招募都還算順利。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鄭玫枝指出,今年原先確實有招滿兒科住院醫師,不過後來因為其中幾人臨時有其他生涯規劃,導致出現缺額,雖有努力續招,報考情況卻不順利,人力會較為吃緊。
鄭玫枝表示,除了繼續努力提供完整學習機會,北榮也一定會盡力保障住院醫師權益,排班上則除了第一線的住院醫師,不排除調動第二線總醫師、第三線主治醫師補位值必要的班,「該支援我們一定會努力支援,工作一定是在保障以內,絕對不會因人少就很辛苦」。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表示,今年新光醫院共開出2個小兒科住院醫師名額,共有4人報名,經篩選順利收滿。
同時為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洪子仁分析,各醫院住院醫師招收狀況,受多重因素影響,包含員額多寡、科內氣氛、訓練紮實程度與未來職涯發展,都會影響醫師報考意願。
洪子仁表示,在人口少子化下,小兒科是「未來人數一定會少」的科別,除了健保給付要有一定保障,政府更應該推出其他政策避免人力更吃緊。
洪子仁建議,全國應該劃分小兒專責醫院和責任醫院,減少現在每個醫院都各自有兒科的情況,讓小兒科醫師集中在特定醫院中發展,避免在人力短缺時進一步分散;此外也應該加強健保以外的其他補貼政策,以避免兒童醫療產生破口。(編輯:李淑華)114072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