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不一定要先吃藥? 醫師揭生活5招 降血壓關鍵!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殺手,因為它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卻會在無聲無息中傷害心臟、腦部、腎臟與血管。TVBS資深醫藥記者 蔣志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據表示,全球約有 12.8 億人,患有高血壓,其中約三分之二,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如果沒有完善控制,高血壓將大幅增加 中風 心肌梗塞 心衰竭,與腎臟病的風險。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李任光指出,在控制高血壓的時候,應該要慎選藥物。例如說避免會造成腎臟或者是肝臟的藥物,他把血壓控制好的時候,才能讓我們有更好的健康的生活。我們傳統都已經知道 當腎臟病或者是腎臟功能不好的時候,會造成我們的血壓的上升,甚至還有一些在例如說是,腎臟動脈的血管狹窄,也會造成我們的血壓上升,所以目前的確是有,新型的治療的方法,在控制我們的高血壓 。
血壓高的人啊 ,要使用一些利尿劑的情況下的話,會有低血鉀的情況,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文謙表示,我們可能要回歸到患者本身的心臟的功能及腎臟的功能的情況,許多腎臟不好的患者,他的血鉀本身是比較高的,這個時候又過度的補充鉀離子的話,反而會產生生命危險 導致心律不整的情形增加。
台灣有高血壓的人相當多,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平均統計50~59歲人口,可能超過35%有高血壓的問題。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黃彗倫表示如果超過60歲以上的一些我們的長輩,銀髮族的可能會將近一半都有高血壓的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說,你血壓高不要吃太鹹,不要吃太多鹽分,就是希望控制鈉,我們一般建議說一天不要超過6克的食鹽鹽巴,也就是不要超過2300毫克的這個鈉。 那因為這個鹽跟鈉在身體裡面,它就讓我們的血管裡面的壓力增加,就讓血壓高 。
很多人一聽到高血壓,第一反應是不是要吃藥,其實對於初期或輕度高血壓患者,醫師往往會建議,先從生活方式改變開始,有時候不必立刻依賴藥物,就能有效把血壓降下來。
竹山秀傳醫院副院長 曾俊凱指出大部分的高血壓,只要按照醫師的指示服藥都可以控制得很好,那如果你沒有按照醫師的指示去控制,那造成血壓一直都偏高的話,有些人會說,那我大不了就腦中風啊,或者是腦出血,其實不會大部分都是先洗腎,所以這個一個很簡單每天按時服藥的事,你沒有照著去做,造成的後果卻是非常的嚴重的 。
桃園市蘆竹區衛生所藥師 戴仕瑋進一步指出, 如果醫生有處方高血壓藥的時候,還是要定時的吃啦,不能說今天狀況比較好,或狀況比較不好的時候才吃,一定要每天定時的吃啦,這個部分是避免我們血管,遭受太大的起伏,那血壓因為這樣的波動,而造成血管最後負荷不了,變成有點就是小病變大病啊,後果可能會中風啊,或者心臟病等等。對那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民眾對於所謂健康適能 自己身體狀況的了解,可能不如醫生了解啦,所以常常就是他認為沒事,他就不吃藥,這個長久下來,就會衍生出很大的一些問題。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李任光接受TVBS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專訪表示,如果可以的話,當然不想要吃這個(降血壓)藥物,這個我們都同意,不過要反過來想,另外一件事情是 如果不吃藥物,反而造成高血壓,沒有好好的控制,會造成接下來的腎臟的功能不好,肝臟的功能不好,這個也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醫師提醒透過少鹽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良好睡眠與壓力管理,很多人能成功,將血壓降到理想範圍,甚至延緩用藥時間,一旦醫師建議用藥,就代表風險已經升高,不該自行停藥。最佳方式是 藥物搭配生活調整雙管齊下,讓血壓穩定控制。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