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爆滿、醫護離職 誰來救命?衛福部擬設假日急症中心 專收輕症病患
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室面臨嚴重壅塞問題,主因是護理師大量離職導致病床無法全開,使病患滯留急診室。為緩解此困境,衛福部健保署與急診醫學會計畫於10月推出「假日急症中心」試辦計畫,在急診壅塞醫院附近設立類似聯合門診的服務點,專責處理輕症患者,讓大醫院急診團隊能專注處理中重症患者。然而,專家指出此計畫雖有助分流,但仍需完善配套措施,包括明確定位、轉診機制、人力來源及適當誘因,才能真正改善急診壅塞情況。
目前台灣醫院急診室外走廊常見一整排等待住院的患者,病人多到急診室內無法容納,只能往外擺放。這種情況並非傳染病高峰期才出現,而是近一兩年來的常態。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志華表示,假日時約有兩到三成的病人是因為沒有其他地方就診,只能到急診處理感冒或腸胃炎等輕症問題,導致等候時間延長,有時甚至引發病患或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不滿和醫療暴力事件。
為解決這個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與急診醫學會計畫在急診壅塞醫院附近設置「假日急症中心」,路程約10到15分鐘,採用類似聯合門診形式,由其他科別醫師或鄰近診所支援人力,專責處理急診第四、第五級輕症病患。這是某種程度的分級醫療,但急診醫生強調配套措施和誘因很重要,特別是人力來源問題,張志華認為不應抽離現有急診人員,而應從基層或退休護理人員中招募。
雙和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同堯強調假日急症中心需要明確定位,讓民眾知道服務對象,並建立與現有急診醫院的合作機制,特別是當病患需要更進一步醫療時的轉診程序。另外他也提出一個顧慮,由於假日急症中心環境較佳、病患較輕,可能會吸引急診醫護人員轉職。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建議,要提高基層診所參與意願,應提升其檢驗和檢查能力,並給予適當鼓勵,如提供基本診察費包底,超過部分再論量計酬。專家們一致認為,假日急症中心雖能協助分流輕症病患,但要真正改善急診壅塞,國家仍需提高護理師薪資、改善工作環境,並調整部分負擔制度,避免民眾大小病都往大醫院跑。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