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忙過頭卻無業績?掌握「這關鍵」讓工作更有效率
現代人工作忙碌,但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嗎? 但有時候卻可能忙錯方向,不小心陷入瞎忙狀態!專家指出,忙不代表有價值,做對才是真正的產出,在職場上,效能和效率同等重要,而高產能工作者通常具備明確目標、專注力強、了解工作重心,及建立良好時間管理的特質。
剛踏入房仲產業一年多的紀亘倫,每天上班超過11小時,假日鮮少休息相當忙碌,但業績卻不理想,在店長提醒下,他發現自己可能忙錯了方向,過去常認為「已經很努力了」,只是運氣不好,但這僅是自我的標準,在別人來看還遠遠不夠,他坦言,自己常逃避,與屋主買家協調斡旋等痛苦的事情,反而是在整理資料等處理文書工作,變成雖然一樣忙碌,但無法產出成果,陷入瞎忙狀態,耗損自我又沒有業績。紀亘倫表示,學長鼓勵說,房仲工作本質是違反人性的,越痛苦的事情越要去面對,結果不好沒關係,努力過就不會後悔,要繼續努力下一個案子。他自評工作態度「是不怕去做事,但需要做正確的事情,並發揮得更好」。
根據全球管顧公司WTW韋萊韜悅,獨家授權天下學習的一份《2024員工健康及福祉》調查中,指出台灣員工過勞(Burnout)指數高達36%,不僅是亞洲之冠,還遠遠高於北美洲(31%)、歐洲中東非洲(28%)及拉丁美洲(25%),Burnout指數居全球第一,台灣儼然已是「過勞之島」;另外根據勞工部統計,台灣勞工2024年平均總工時為2030.4小時,若以一天工作8小時為基準,等於全年上班了253.8天,相較原本應放的假日短少了19.5天,超過前年的2019.6小時。
溝通領導教育訓練品牌執行長陳傳宏指出,高產能的人有幾個好習慣:首先,經常與主管聚焦目標一致,了解主管期待;其次,他們夠專注,了解自己的工作重心,和周遭人對他的關鍵期待;第三,他們會把「不忙」當作工作的重要目標,讓自己更從容,有機會掌握工作節奏。
人力銀行高階獵才中心總經理林奇葳強調,職場上大家常嫌時間不夠用,加上人力不足,效能和效率同等重要,不僅要在有限時間內提升效率,還要增加效能,把事情做對做好。而高產能的人都很會聚焦方向、辨別優先順序,努力得非常精準,建立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選擇邏輯,創造穩定成果。
林奇葳認為,工作是人生的縮小版,應該特別注意三個「DO」:第一是「Delete」,把無效、不重要的時間消除掉;第二是「delegate」,即取代,像現在盛行的AI工具如ChatGPT可以幫助節省時間成本;第三是「Do」,必須要做的事情占50%,需要把它突顯出來。
時間管理的重要原則是「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真正的生產力不在於填滿時間,而是有效忙碌,知道自己在忙什麼,把注意力花在最值得投入、走向目標的事情上。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