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不起到吃不起,永久性生活成本危機已來臨
今年夏天嘉南地區洪災,導致全台菜價與豬肉價格大漲,食材供應不足,許多攤商甚至直接暫停營業。這是氣候災難切斷糧食供應,造成民生不便的顯著例子,氣候學家警告,氣候變遷可能會造成糧食價格居高不下,使生活成本危機成為持久性的壓力。
極端天氣正在推高全球基本食品價格,並對社會構成廣泛風險。六個歐洲研究機構的跨學科團隊與歐洲中央銀行科學家,考察2022~2024 年期間,全球18 個國家因極端天氣造成16 個食品價格上漲的案例,包括極端高溫、乾旱或強降水,結果發現,許多極端氣候事件的強度,都超出2020 年之前的所有歷史先例。
全球肉類價格飆漲
最近肉類價格也狂飆,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7 月全球肉類價格指數創歷史新高,較6 月峰值上漲1.2%,主要是因為美國和中國需求成長,但適逢大旱導致供應短缺。
乾旱導緻美國國內牛群數量急劇下降,供應強度隨之下降。現在美國牛群數量已降至70 年來最低水平,高昂的糧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使牛肉生產成本高昂。美國牛肉需求更依賴進口,偏偏川普關稅將降低今年的牛肉進口量,預測牛肉價格將在目前的歷史高點基礎上進一步上漲6.6% 。
關稅正在加劇價格壓力,由於美國大部分農產品都是跨境進口,6 月至 7 月,美國新鮮蔬菜和乾蔬菜批發價格上漲 38.9%,是自 2022 年 3 月以來新鮮蔬菜的最大月增幅。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這也是自 1947 年以來夏季月份有史以來的最大月度增幅。
極端氣候不斷食品價格只會更高
歐洲中央銀行研究人員在2024 年研究發現,無論高收入國家還是低收入國家,極端天氣發生後的12 個月內都「持續」推高食品通膨。根據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數據,自2020 年以來,食品成本上漲26%。穆迪評級公司表示,通膨水準已從兩年前的高峰迴落,但與疫情之前相比,食品價格仍然很高。
歐洲央行與巴賽隆納超級計算中心合作的這項研究結果清楚提醒人們,氣候變遷已經給全球農作物生產帶來巨大壓力。歐洲央行調查發現,食品價格上漲是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氣候影響的第二大因素,僅次於極端高溫。
吃不起將造成連鎖社會風險
糧食價格上漲衝擊廣泛,將產生的連鎖社會風險。由於健康食品的價格往往高於較不健康的替代品,因此食品價格上漲會導致低收入家庭減少水果和蔬菜等營養食品的攝取,食品價格上漲也是政治動盪和社會動盪的前兆。
2024 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首次比工業化前氣候條件高出1.5°C,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都打破記錄。今年聖嬰消退,但高溫持續,高溫紀錄可能僅次於去年,氣候變遷導致的價格衝擊日益頻繁,科學家警告,我們正面臨一個動盪成為常態的世界,將導致永久性的「生活成本」危機。
Global Meat Prices Reach All-Time High, Driving Food Inflation & Climate Crisis
Extreme weather caused by climate change is raising food prices worldwide, study says
(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