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國學生來竹科觀摩晶片 台少子化需納入國際人才
台灣半導體業不斷擴張,高科技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路透社特別到竹科採訪一個夏令營,今年除了台灣人,還包括美國、新加坡等八個國家的學生參加。路透社報導指出,台灣開始邁入少子化,未來晶片業的人才需求,光靠台灣人 恐怕不夠。
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人才需求大增,然而少子化危機使得產業界開始向國際招手。一場在新竹科學園區舉辦的國際性半導體夏令營吸引了來自台灣及美國、新加坡等八個國家的高中生參加,透過全英文授課、實驗室參觀及程式設計等活動,讓這些青少年近距離接觸半導體產業。根據統計,台積電五年內員工人數增加六成三,而台灣半導體產業職缺在五年內幾乎翻倍,達到三萬三千七百二十五個,但同期間台灣理工科畢業生人數卻從十萬降至八萬三千人。
在這場夏令營中,學生們穿戴防護衣和口罩,參觀陽明交通大學奈米實驗中心,近距離觀摩半導體產業,並學習編寫程式碼。夏令營特別介紹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領頭羊台積電和輝達。參加夏令營的學生Jin表示,他對機器人和科技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所以想了解台灣目前正在發展什麼。另一位學生Nicolas Chueh則分享,他非常關注輝達,有時也會去分析,當然台積電在台灣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公司。
台積電近年來不斷向國內外擴展,截至2024年底,全球員工人數比2019年底增長六十三%,超過八萬三千人。根據求職網站統計,台灣半導體行業職缺五年內幾乎翻倍,來到三萬三千七百二十五個。
然而,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根據台灣教育部數據,STEM大學畢業生人數從2014年的近十萬人,十年後降至八萬三千人。新思科技台灣地區理事長Robert Li強調,目前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需要趕快把理工科教育往下紮根,因此需要像這樣的夏令營來培養年輕晶片人才。
除了台灣,美國加州也舉辦機器人大賽,從中挖掘人才。參賽者Andrew Harabor表示,他們花了數月和數周的時間來設計機器人,現在能夠出去戰鬥真是太棒了。這些比賽不僅讓參賽者發揮無限潛力,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領域的興趣。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