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奧攜手 保留蘭嶼達悟族珍貴音樂史料
來自法國的人類學家艾諾博士,在蘭嶼長達47年的田野考察中,紀錄下達悟族珍稀錄音資料,而在2013年,將她的研究成果,捐贈給法國研究院典藏,然而翻譯的工作是件大工程,因此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溝通下,最終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以及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表演藝術大學合作,為蘭嶼這塊美麗土地上的文化寶藏,做最完善的保存。
身穿達悟族傳統服飾,在眾人的注視下,達悟族耆老唱出一聲聲,象徵對拼板舟敬意的歌謠,渾厚嗓音下,展現達悟族吟唱文化的深厚底蘊。
「對一個即將消失的語言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資料,我相信這些錄音,對想要重新學習母語的人來說,也非常珍貴。」
美麗的歌謠,需要被保存下來永久傳唱,來自法國的人類學家艾諾博士,紀錄了長達近50年的,達悟族珍稀錄音資料,雖然這項龐大的翻譯工作至今尚未完成,不過現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法國及奧地利攜手合作,為達悟族文化,保留歷史的那段原聲。
達悟族人丁字褲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郭健平:「我其實從9歲我就開始認識艾諾,然後她花了近47年的時間,就她一半的生命在蘭嶼,詩歌 文學 音樂的 公益的等等,各個方面的,主要是一個研究者之外,她就是要把它保全下來,作為一個以後在國際,在台灣的一個存留的,一個很重要的這些檔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透過臺灣音樂館的這個,轉錄 轉譯 研究 分析, 到最後的出版, 然後讓這些達悟族的音樂,重新回到臺灣的故鄉, 那麼也讓達悟族的音樂,透過臺灣音樂館的這個典藏, 還有再利用 我相信,在未來的達悟的音樂, 達悟族的音樂會在國際響徹雲霄。」
「請將花傳給奧地利代表。」
隨著花束從法國、奧地利,最後交回蘭嶼代表手中,也象徵達悟族的傳統文化,能繼續一代接一代,永遠流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