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陰莖增大術失敗真相:變粗增重不增長 ! 難舉還無法勃起 醫揭女性不在意尺寸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19日05:10 • 發布於 09月19日07:10 • 楊依嘉

近期台北發生陰莖增大術致死案例,引發社會關注。陰莖增大手術詢問度高,但風險不容忽視。林口長庚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強調,尺寸並非女性最在意的因素,反而是安全感與親密度。而長期從事男性私密整形的王祚軒醫師則分析,事件關鍵可能出在麻醉與術後照護,提醒民眾若真有需求,務必慎選專業醫師與合格診所。

陰莖增大不像隆乳 女性觀點:尺寸不是關鍵

侯鎮邦指出,陰莖增大術與女性隆乳不一樣。「隆乳是女性自信提升、變美開心,男性伴侶也開心。但陰莖增大並不一定會讓女性開心,因為兩性關係中,女性更在意的是幸福、安全感、親密與信任。尺寸不是完全不重要,但排序在後面。」

醫師案例警示:感染壞死、永遠無法勃起

侯鎮邦分享臨床中看過的慘痛案例:

  • 50多歲男性「入珠」:因植入物來源不明,結果感染、壞死、出血,清創過程破壞海綿體,最終一輩子無法勃起,外觀也嚴重畸形。
  • 自體脂肪移植:僅讓陰莖變粗,卻沒有變長,甚至勃起後顯得更短更胖。想移除非常困難,每多一次手術就增加感染、出血、神經破壞、尿道損傷等風險。
  • 角度受影響:部分人填充過多導致重量增加,本來勃起角度90度,術後只能20~30度。

他強調:「陰莖增大術無論自體脂肪還是植入物,本質上都屬於對組織結構的破壞,外觀、神經功能一定會受到影響。」

醫美角度:問題在麻醉與術後照護

尼斯診所院長王祚軒醫師則指出,陰莖手術本身並非致命性手術,致死多半與麻醉或術後照護不當有關:

「陰莖不是會直接致命的器官,如果三小時後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通常不是手術部位的問題,而是麻醉相關。」他提醒,診所必須有專業麻醉科醫師團隊,並強調手術後的傷口照護更是關鍵,若疏忽容易造成感染或排斥。

手術方式三種:增大、增粗、增長

王祚軒解釋,陰莖手術不是單一概念,而是分成三種:

  • 增大:針對龜頭,讓龜頭變大。
  • 增粗:針對龜頭以下陰莖本體,讓外觀更粗。
  • 增長:透過切除懸韌帶,讓勃起後視覺上變長。

他提醒,並不是「三種一起做就最好」。「有的病人已經夠長了,就不適合再做增長。手術應該依照個別需求量身定做,而不是一次全包。」

增大術的用意:有人「做來看」

王祚軒提到,患者動機並不一致,有些人追求外觀而非功能。「我們遇過七十幾歲的患者來做,他坦言是做來看,覺得看得開心就好。也有部分病人明知有勃起功能障礙,仍選擇增大術,只為提升自信心。」

泌尿科觀點:僅少數狀況有必要

侯鎮邦指出,陰莖增大術若不是因為先天性畸形、外傷後重建,或心理困擾極大到影響生活,醫學中心原則上不會建議執行。
「它多半只是醫美,對泌尿系統沒有實際治療意義。」

現行主流:異體真皮片、自體脂肪

王祚軒指出,增大術主要方式包含自體脂肪移植與異體真皮片植入。

  • 自體脂肪移植:手感軟、排斥反應低,但不自然,形狀難維持。
  • 異體真皮片:屬「半永久」材質,能逐漸與身體組織融合,外觀與手感較自然,也可藉由位置調整,讓未勃起時視覺長度增加,須注意材料來源和安全性。

民眾選擇要點:多比較、問清楚

若民眾仍堅持接受手術,侯鎮邦提醒:

  • 必須確認醫師是否具備 泌尿外科或整形外科專科執照,且是衛福部認可專科醫師。
  • 最好選擇有在學會發表研究、具專業認證的醫師,而非來路不明的坊間診所。

王祚軒提醒,有需求的男性不要因害羞而草率決定:「很多人只問一家診所就做了,沒有比較第二或第三個醫師,這很可惜。其實全台灣做這項手術的醫師不多,應該多比較案例與資歷,並確認診所有完整配套措施。」

陰莖增大術看似能帶來「信心提升」,但風險與後遺症也往往被忽略。侯鎮邦強調:「能不做就不要做。其實靠減重、修毛,就能達到安全又有效的視覺效果。」

替代方法:減重、修毛更安全

對於許多想追求「視覺效果」的男性,侯鎮邦建議更安全的方法:

  • 減重:肥胖會讓陰莖被皮下脂肪掩蓋,減肥後自然顯得更大。
  • 修剪體毛:簡單、無創傷,就能營造視覺放大效果。

兩位專家一致呼籲:民眾在決定動刀前,應清楚理解手術目的與可能後果,避免因一時衝動換來遺憾。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浪漫過七夕卻性奮不起自行買藥吃有解? 醫師破盲點:吃了沒救還傷身

想要一個女性的身體!「跨性別手術」有哪些選擇?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