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染 RSV,近 5 成恐因呼吸窘迫須插管 單株抗體健保擴增給付至未滿 36 週早產兒 醫籲:1 歲內盡速接種
台灣出生率持續下探,但早產兒比例 10 年內卻是成長了 1.8%1,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人是早產兒。醫師表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造成早產兒住院、插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長應把握早產兒「實際年齡未滿 1 歲」的黃金預防期,儘早安排施打 RSV 單株抗體,為寶寶建立抵禦重症的第一道防線。
為回應第一線臨床照護需求並提升 RSV 預防覆蓋率,健保署於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擴大「RSV 單株抗體」對早產兒的給付條件,從未滿 33 週擴增給付至「未滿 36 週」,也就是實際在 35 週加 6 天前出生的早產兒,即可健保施打。這個政策讓台灣 RSV 預防政策接軌日韓,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在健保的保護傘下安心長大。
早產兒肺部發育不全,感染 RSV 風險大幅增加!
RSV 具高度傳染性與潛在重症風險,是導致早產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林明志醫師表示,由於早產兒的肺部發育比較不完全,免疫力也較弱,一旦感染 RSV,重症與住院的機率都比足月兒高。
根據統計,45% 早產兒曾感染過 RSV2;若不慎感染 RSV,近 5 成恐因呼吸窘迫,需要插管輔助呼吸 3;若在出生後 3 個月內感染 RSV,住進加護病房的比率高達 7 成 3;此外,1 歲前感染 RSV 的早產兒,未來 5 年內罹患氣喘的機率比未感染者高出 3 倍 4,不僅影響當下健康,更種下呼吸道的長期病根,不可不慎!
林明志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 34 週左右的早產寶寶,出院時狀況良好,但 3 週後卻因感染 RSV 劇烈咳嗽而回院。其病程進展快速,很快就出現了喘鳴、呼吸急促,24 小時內就轉入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約 1 週後才好轉出院,但反覆喘咳、痰液則拖了整整 1 個月才痊癒,讓父母操碎了心。他提醒,若忽略防範 RSV,不小心讓新生兒染病,家長不僅在產後無法安心調養,還可能因為需要照顧生病的寶寶而疲於奔命。
感染 RSV 無特效藥,單株抗體是最有效預防武器
臨床研究顯示,感染 RSV 住院案例多半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 3 至 6 個月內,且 33〜35 週早產兒出生後 6 個月內感染 RSV 住院時間可長達超過 1 週 5。林明志醫師表示,目前 RSV 並無專門的治療藥物,僅能症狀治療,讓疾病自然痊癒,對家長與嬰幼兒都是莫大煎熬。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而「RSV 單株抗體」是經多國實證可有效預防 RSV 的工具,針對高風險族群具有保護力,對胎齡 32 至 35 週早產兒,可降低 80% 的 RSV 相關住院風險 6。建議為高風險的早產兒施打 3 至 6 個月的預防性 RSV 單株抗體,可有效降低感染 RSV 的住院率、住院天數及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機會。
RSV 單株抗體不用等,能立即築起健康防禦網
林明志醫師說明,RSV 單株抗體是直接注射抗體,不像疫苗需要等身體自行產生抗體,能立即提供防護,特別適合肺部尚未發育成熟、免疫力較弱的早產兒。健保給付的單株抗體每次注射的保護效力可維持約 1 個月,因此,建議早產兒從出院前開始,每個月施打 1 劑。
目前,健保針對出生週數 33 週至未滿 36 週,也就是滿 35 週加 6 天之前的早產兒補助 3 劑; 33 週以下或有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則最多補助 6 劑。他提醒,實際年齡未滿 1 歲是 RSV 預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早產寶寶的肺部最脆弱、病毒感染風險最高,越早開始預防、效果越完整。
林明志醫師建議,出院前務必和醫師討論施打時機與次數安排,提早幫寶寶建立健康防禦網。符合健保給付條件未滿 36 週(滿 35 週加 6 天之前)的早產兒寶寶,若仍在 1 歲以內,應盡速回院接種 RSV 單株抗體。透過 RSV 單株抗體的按月接種時程,同時追蹤寶寶生長狀況,全面守護早產兒健康長大。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1.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49&pid=18408
2.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107FJU00318002%22.&searchmode=basic
3. Anderson EJ, et al. SENTINEL1: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ospitalizations among U.S. Infants Born at 29 to 35 Weeks' Gestational Age Not Receiving Immunoprophylaxis. Am J Perinatol. 2017 Jan;34(1):51-61.
4. Mejias A, et al.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20;31(1):47-56. 5
5. Chi H, Chung CH, Lin YJ, Lin CH. Seasonal peaks and risk factor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s related hospitalization of preterm infants in Taiwan. PLoS One. 2018 May 10;13(5):e0197410.
6.Notario G, Vo P, Gooch K, Deaton R, Wu X, Harris B, Mahadevia P, Sánchez P, Waycaster C.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elated hospitaliz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without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subgroup efficacy analysis of the IMpact-RSV trial by gestational age group. Pediatric Health Med Ther. 2014;5:43-4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