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稅是前菜!半導體、伺服器不適用 232條款才是大魔王
台灣關稅終於放榜,不過這個20%對等關稅恐怕只是前菜,因為接下來要公布的232條款才是大魔王。主要原因是,台灣主力輸美商品,像是顯示卡、伺服器、零組件等都不是這波關稅對象,專家認為,川普把美國再工業化列為首要目標,勢必會透過課稅來加速各家半導體供應鏈到美國,由於半導體是台灣經濟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若是業者將更多產能往美國轉移,長遠看來將大幅削弱台灣競爭力。
整體看來,川普政府7月31日公布的對等關稅,對全球市場來說還只是第一步,目前包含半導體、藥品、鋼鐵、礦物等,涉及國家安全的商品,美國仍在進行232條款調查。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232條款是涉及美國的國安問題,也就是說,只要相關進口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威脅的話,那麼美國就會對這個品項拉高關稅,那因為我們出口到美國,有占很大的比重是涉及232條款的,所以這部分的話,是值得政府進一步的關注。」
《彭博社》指出,雖然這次公布的20%關稅,對台灣出口的產品影響不算太大,因為台灣主力輸美商品,如顯示卡、伺服器零組件等都不是這波關稅對象,但這代表台灣安全了嗎?那可不一定,因為真正的大魔王就是232條款。
半導體專家曲建仲:「所以我認為,他針對半導體也會課一個關稅,來加速所有的半導體供應鏈,這裡面當然包含台積電到美國去設廠,在美國生產。」
但課稅策略要小心拿捏,設備類太高稅率,恐怕打擊赴美設廠的誘因。
半導體專家曲建仲:「就會降低廠商設廠的意願,比如說伺服器啦,電腦啦,我認為這個關稅應該也是會稍微高一點,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廠商去美國設廠。」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8月上旬將公布半導體調查結果,最快在9月中就會上路。而《彭博社》指出,台灣上季經濟成長率高達7.96%,很大程度受惠於AI晶片需求暴增,若是台灣半導體業者將更多產能轉移至美國,長遠看來將大幅削弱台灣的「矽盾」保護罩。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