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今年百日咳病例近 10 年同期最高,青少年、嬰兒要注意

Heho健康

更新於 09月10日04:09 • 發布於 09月10日06:09 • 周佩怡
今年百日咳病例近 10 年同期最高,青少年、嬰兒要注意

疾管署昨(9)日公布,上週新增 3 例百日咳病例,為北部一起家庭群聚,指標個案為 1 個月大男嬰,尚未達百日咳疫苗接種年齡,於 8 月中旬陸續出現症狀送醫,目前仍住院治療;疫調也發現其母及姐姐確診,經治療病況已改善。今年截至 9 月 8 日,累計 44 例病例,其中含 8 起家庭群聚及 1 起延伸校園群聚,皆為本土病例,此為近 10 年來同期最高,感染者又以青少年、嬰兒居多。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染疫男嬰無病史,8 月中旬出現咳嗽有痰、嘔吐、進食量與尿量減少,醫師進行常規疫苗接種評估時,發現有呼吸急促、缺氧問題,將其經急診插管再轉送加護病房,後 PCR 確診百日咳陽性。所幸病況隨抗生素治療逐漸穩定,住院第 5 天移除氣管內管,再過一週轉至一般病房,迄今共住院 3 週,但呼吸仍喘促,將持續治療。

疫調匡列 14 名密切接觸者,5 名為同住家人,其中男嬰媽媽及近 1 歲姊姊確診。林詠青指出,媽媽 8 月上旬因咳嗽被診斷為肺炎,使用口服藥物;姐姐接種疫苗後仍感染,8 月中也出現咳嗽、嘔吐,兩人在男嬰確診後接受治療,病況已好轉。

日、美、墨疫情升溫,且有抗藥性菌株

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表示,今年累計 44 例為 2016 年來同期最高,其中 11-18 歲青少年為多,6 個月(含)以下嬰兒次之。國際間今年疫情在多國呈上升趨勢,尤以日本最為嚴峻,今年截至 8 月 24 日累計通報 7 萬例,為去年全年病例數 16 倍,並為 2018 年來最高,分佈以東京都、埼玉縣為多,且發生嬰幼兒死亡案例,另東京、大阪、沖繩等地已報告有抗藥性菌株。

中國今年累計 2.9 萬例,遠低於去年同期 39 萬例。美國今年疫情上升,迄今累計逾 1.9 萬例,高於去年同期。墨西哥今年截至 8 月上旬報告 1364 例,高於去年同期 223 例,泛美衛生組織(PAHO)已於 8 月 26 日發布警示,美洲地區近年病例數大增,且出現抗藥性菌株。

百日咳症狀似感冒,易被忽略引發群聚感染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潛伏期為 2 週,民眾可能因而忽略造成延遲就醫,進一步引發群聚感染,常見症狀包括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無及時治療將導致肺炎、腦炎甚至死亡;但抗生素治療 5 天後將無傳染風險。

接種疫苗為最有效預防百日咳的方式,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 2、4、6、18 個月及 5 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疫苗。另疫苗保護力為 10 年,故曾淑慧也建議,懷孕 28-36 週婦女、嬰兒照顧者可自費接種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Tdap 疫苗),保護自己和小孩。

疾管署呼籲,家長或家中較大的兒童須注意咳嗽禮節及呼吸道衛生,返家接觸幼兒前應先更衣洗手,並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及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也建議,11-18 歲青少年自費追加一劑 Tdap 疫苗,防止自身感染並向外傳播。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百日咳超強傳染力 1 傳 17,疫情創 5 年新高!出現 4 症狀快就醫

百日咳疫情創 5 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提醒:出現感冒 4 症狀莫輕忽快就醫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泡麵會禿頭?營養師破解迷思 揭4大地雷:傷腎傷血管

CTWANT
02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3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