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車上小睡暗藏風險?! 醫揭正確補眠時間與護頸姿勢

TVBS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蔣志偉 陳儒桓
壓力大!通勤搭車小睡補眠 姿勢不良 恐傷身(圖/TVBS)

現代都市生活中,睡眠剝奪已成為普遍現象,許多人習慣在通勤時間進行短暫補眠。根據哈佛醫學院研究建議,控制在10至30 分鐘內的短暫小睡,能在接下來的2至4小時內 有效提升注意力、記憶力與情緒穩定度。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名個案,因為工作忙碌 上班壓力大,在醫療機構擔任會計張小姐,每天從早忙到晚,除了要核實帳目之外,還要仔細核對醫療器材相關訂單及不少代辦事項,再加上偶爾又有失眠狀況,上班途中有時在車上補眠一下。

醫療機構資深會計 張小姐接受訪問表示,有時候就是下班的時候比較晚啊,然後在捷運上或坐在公車上,其實就會因為沒有事嘛,所以就不自覺就會抱胸,然後就會想要閉眼休息,然後在那時間,就會不自覺頭就會開始靠在窗上,就不自覺睡著了,我覺得這樣也是造成姿勢的上面的不良。

高雄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陳哲義表示有的時候我們在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面的時候,都會想說趁機來休息一下,可能就會靠著窗戶啊,或者手抱在胸前啊,就這樣子小睡片刻,但是這邊要提醒大家說,可能要特別注意一下姿勢,不然往往會造成我們一些肩頸酸部酸痛或者是頸椎的問題。

通勤時間小睡是一個CP值很高,又可以讓自己一整天更有精神的好方法,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黃文謙認為選擇通勤睡眠的姿勢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我們雙手叉腰在睡眠的時候呢,手肘內部有一個是叫尺神經的神經,它可能會因為壓迫在我們的身體上,或者是手腕上面,那導致呢 它壓迫以後麻痺,然後手腕可能四五節的手指,就會產生麻痺不舒服的狀況。

其實車上補眠的時間、光線等因素,也有可能干擾大腦,對晚間睡眠的調節。

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 楊錚宜表示,捷運上有民眾睡了半小時,這個時候就這個睡眠會影響到你當天晚上11、12點,真的要入睡的這個睡眠驅動力,那反而會造成晚上沒有睡好,那最重要就是 如果你經常的在一上車就感覺很疲倦,很想睡覺的話,我覺得你應該要好好的,檢視自己的生活的型態。

資深醫藥記者 蔣志偉進一步指出NASA針對長程飛行員進行的實驗顯示,26分鐘的小睡能夠提升操作表現34%,主觀警覺度,更大幅增加100%。下午一點到三點之間的小睡,還能幫助大腦的海馬迴重整記憶,提升學習效率,趕走腦霧。

小睡的時間點必須拿捏得當。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顏郁珊指出當入睡時間超過 30 分鐘,人體容易進入深層睡眠,這時醒來不僅無法提神,還會產生所謂的睡眠惰性,導致腦袋遲鈍、心跳加快,甚至需要半小時才能完全清醒。也因此補眠不是越久越好,而是貴在精準,除了睡眠長度,補眠的時機也影響著身體節律。

不少民眾一直歪著頭靠著窗戶的時候,頸椎的神經根也有可能產生壓迫,產生麻痺不舒服、肩頸痠痛的情況,所以正確的選擇通勤時候,睡眠的姿勢也相當重要,使用一些小道具包含了,我們的頸枕來做一個睡眠,可以提升睡眠品質,也可以預防我們的肩頸痠痛。

若每天睡眠不足,慢性疲勞的狀態,才會讓你常常感覺疲倦,醫師強調,通勤小睡雖能提神,但時間、姿勢與生活作息都需兼顧,才能避免夜間失眠與肩頸痠痛等問題,適度調整生活型態,才能真正恢復精神、維持健康。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工作疲勞腦霧找上門?醫推「黑色救援餐」 提升記憶與專注力

你能7秒內找出隱藏小狗嗎?國外論壇遊戲難倒網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又1所老牌學校撐不住!創校122年「從3千人剩2百人」 確定轉型日照中心

三立新聞網
02

秦楊突失明!控耕莘醫院「找不出病因」錯失黃金期 院方回應了

太報
03

連2天好天氣!下週變天時間曝 午後雷陣雨範圍擴大

自由電子報
04

跟男友出國他堅持機票各自買!她不懂原因 一票人曝「這關鍵」

CTWANT
05

台灣女遊客跟團遊日 誤闖平交道被火車撞死!旅行社發聲了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楊柳颱風重創臺東農業 縣府積極爭取全品項救助及受災作物「免現勘」

台灣好新聞

崑大王傳宗執導大愛《我們六個》視訊系學生參與實作獲業界延攬

勁報

誰是宇宙運水車?ALMA 觀測:哈雷型彗星水特徵與地球海洋驚人一致

科技新報

提前撤離守護長者安全! 基隆高齡防災課程強化脆弱族群應變能力

台灣好新聞

苗縣啟動「美課關稅-苗栗行動方案」跨局處會議 全力協助產業因應

台灣好新聞

拉麵麵條和陽春麵、意麵、油麵有何不同?口感紮實有嚼勁的「齒切感」從哪來?

食力 foodNEXT

銷售下滑反攻!Beyond推出潔淨配方Beyond Ground擺脫「仿真肉」標籤

食力 foodNEXT

甜點永續信任危機!近6成台灣消費者質疑餅乾蛋糕品牌有漂綠嫌疑

食力 foodNEXT

從南市醫出發!多加思所環島送喜樂帽傳遞力量祝福

勁報

南大推本土語言教育-編碼臺灣主權AI預告首亮相

勁報

買「一把」都咬牙掏錢!小白菜70元南部蔥300元

EBC 東森新聞

靜岡匠心旬味來台客座 獻秋季味蕾巡禮

TVBS

20歲男爬電塔!賠命還釀大火 環保局示警5區小心空污

EBC 東森新聞

MIT智慧眼鏡亮相 時尚設計結合AI功能

TVBS

萬名信眾聚香港 緬懷淨空老和尚德行智慧

TVBS

晚間大雨狂炸「2地區」 氣象署:注意雷擊強陣風

民視新聞網

台灣睽違15年主辦WIBN年會 蕭美琴盼促進文化交流

民視新聞網

興濟宮13度蟬聯績優宗教團體

中華日報

明天天氣炎熱 大台北防36℃以上高溫 苗栗以南留意午後雷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冷氣2個月開24小時都沒關 網友收帳單驚呼:好便宜

TVBS

金大學子實地體驗邊檢實務特色學系招生滿招展成果亮眼

勁報

世界10大最臭食物 冠軍遠超臭豆腐20倍!前三名製作工法曝

三立新聞網

應急帆布吹掀 七股災戶又泡水

中華日報

喝山泉水喪命!高雄類鼻疽釀3死 衛生局示警「8症狀」快就醫

TVBS

廣西官方坦承屈公病媒蚊廣泛分布 個人感染風險續升

中央通訊社

北門公所攜手國軍 助整理家園

中華日報

無家可歸 慰安婦銅像在環保回收站哭泣

中華日報

十分鐘變美 快剪學員秀實力

中華日報

iPhone 17 Pro「傳3大功能升級」 鏡頭多這功能

EBC 東森新聞

30年美容師職訓成功跨行

中華日報

威力彩頭獎又槓龜!累計14連槓 下期上看2.7億元

台視

風神廟後建樓 文化界力阻

中華日報
影音

車上小睡暗藏風險?! 醫揭正確補眠時間與護頸姿勢

TVBS 新聞影音

專訪/醫美入門其實很簡單!守葳診所盧建勳院長的親身實證:越早開始,越能留住青春

姊妹淘

都發局媒合營造團隊 幫修屋

中華日報

為年中考核燒腦? 績效獎勵看量化結果 幾家歡樂幾家愁

TVBS

新營修繕弱勢戶 鼓勵愛心認養

中華日報

最堅強ㄟ節烈女魂 陳守娘散步導覽 鬼月限定

中華日報

優秀青年企業引爆創新能量 竹市113年度SBIR計畫成果發表卓越亮眼

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