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醫美入門其實很簡單!守葳診所盧建勳院長的親身實證:越早開始,越能留住青春
很多人一提到「醫美」,腦中總會浮現幾個刻板印象──是不是只有明星、貴婦才會做?是不是價格昂貴?是不是等老了、皮膚鬆垮了才需要?
但在守葳醫美診所院長盧建勳眼中,醫美從來不是單純為了「變臉」而存在。對他來說,醫美的本質是一種「讓自己更好」的方式,而這條路越早開始,越能延緩時間的痕跡、維持青春樣貌。
從「刮鬍子太麻煩」開始,走上醫美這條路
盧建勳很早便踏入醫美行業。當時他剛畢業、結束一年的醫院訓練,在一位技術精湛的前輩帶領下,從埋線開始接觸這個領域。原本只是想多看看、多嘗試,沒想到一路做到現在,越做越感興趣,「我個人很喜歡美麗的事物,做醫美可以讓客人變美,整個變美的過程也是輕鬆、優雅的。」這份工作正好符合他對於「美」的追求。
他第一次接受醫美療程時,年紀大約20歲出頭,因為鬍子長得太快、常刮破皮,乾脆做了雷射除毛;之後又因黑眼圈和法令紋明顯,開始嘗試填充、音波等療程。盧建勳坦言,只要是診所有提供的療程,他幾乎都試過,「因為我用過、知道它的效果,我才會推薦給客人。」
在多重保養下,盧建勳現在即使已經年過30,外貌看上去仍像大學生。有了好的底子,他現在日常保養不需要太多步驟,只要維持保濕、防曬的習慣,外出時使用有潤色效果的產品,就能呈現好膚況,自然容光煥發。
醫美和保養品差在哪?從表層到深層的差異
醫美到底該從幾歲開始比較好?許多人可能都覺得年輕時身體代謝快、修復力強,只要認真擦保養品就足夠,但盧建勳指出,保養品主要照顧皮膚表層,例如加強保濕、改善細紋,但若要解決深層補水或大面積皺紋問題,光靠擦的很難達到效果。像抬頭紋、皺眉紋這種肌肉收縮造成的問題,醫美療程會更有效。
他解釋,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需求,很多年輕人會在意青春痘、毛髮管理或五官立體度,這些都可以靠醫美來改善。例如嬰兒肥的人可以打音波,希望五官更立體就做填充,毛髮跟鬍子也能靠雷射來消除,「我們有很多雷射機器、注射療程,都可以幫助到他們。」
盧建勳語氣堅定:「我的想法是,任何時間踏入這個領域,都是最好的時候!」只是如果四、五十歲才開始做醫美,所需花費的心力肯定比年輕時更多,畢竟老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你越早做,就可以留存越多的膠原蛋白。」
對於剛開始接觸醫美、還不確定自己需要什麼的人,他會先聆聽客人「在意的部位」,分析原因並提出治療建議,「第一次來的話,通常建議『由淺入深』,從非侵入式療程開始,不會有傷口,也不太有修復期,對剛開始接觸的人來說,心理壓力不會那麼大。」等建立信任感後,再視需求往微侵入式療程前進。
醫美其實可以很自然、很安全
「很多人會問,做醫美會不會讓臉看起來太假?」盧建勳認為,如今醫美更講求「自然感」,無論治療方式或產品都大幅進步,不會像過去那樣明顯得讓人一眼看穿,「很多年輕人反而樂於分享,希望讓朋友知道他有做醫美,某方面來說算是一種保養方式。但效果還是想要自然、不浮誇,這就是現在的主流趨勢。」
如果醫美是一種保持年輕的手段,那停下來之後,皮膚會不會老化得更快?盧建勳用簡單的比喻回應:「如果治療效果維持一年,那你就延緩了一年的老化。等效果過去,頂多回到原本狀態,不會變更老。」因此可以這麼說:做醫美只會讓你看到自己更好的模樣,即使效果有時限,也不會變得比原本狀態更差。
「醫美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次做完就結束。」盧建勳指出,除了平時的保養,還是要定期回診維持,才能和「地心引力」及「時間」這兩大敵人持續對抗。不過,他還是提醒大家,做醫美要量力而為,根據預算去選擇療程,「醫美不是精品,它並不特別昂貴,是大家都可以負擔的。看你有多少預算,就做多少治療,這完全沒問題。」
作為守葳診所負責人,他的一大責任就是讓客人在安全環境下治療──所有產品皆從合法原廠代理進貨、不用水貨,醫師也都經過完整訓練才會上線,「就是為了讓每位客人安心變美。」對於顧客來說,重要的是找到值得信賴的空間,在安全的環境中,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循序漸進地開始這段變美的旅程。畢竟,投資自己變得更好,永遠不嫌太早,也永遠不嫌太晚。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