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交鋒】總統賴清德表示:20%關稅為暫時性 晶片與電子產品稅率另案協商
總統賴清德於8月1日表示,川普政府針對台灣實施的20%進口關稅為「暫時性措施」,台灣政府將持續與美方協商,力求爭取更具優勢的稅率條件。賴清德在記者會上強調:「20%的稅率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會繼續談判,爭取對台灣更有利的結果。」
他進一步指出,針對台灣晶片、電子產品以及資通訊技術的關稅,目前仍未定案,預計會與整體進口關稅採取不同稅率。由於這些產品對台灣經濟至關重要,同時也牽動美國在全球科技戰略的布局,因此美方正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以「國安調查」為由,對這些高科技產品進行額外審查。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該項國安調查結果預計將於兩週內對外公布,台灣屆時也將啟動下一階段的談判工作。一名不具名的美國官員對賴清德的說法表示肯定,並指出「台灣的提案受到好評,已非常接近最終協議」。
這項由川普總統於週四發布的行政命令,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實施10%至41%不等的關稅。雖然台灣最終被課以20%的稅率,低於先前威脅的32%,但仍高於日本、韓國與歐盟所適用的15%,引發外界關注台美貿易關係的未來走向。
根據美國與台灣官方統計,2024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740億美元,是美國第六大順差來源。元大證券則在週五發布研究報告指出,當前20%的暫時性稅率實際影響範圍僅涵蓋台灣對美出口的約四分之一,顯示整體談判仍在進行中。
作為台灣科技產業的核心企業,台積電(2330-TW)在今年3月與川普總統共同宣布,將於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新建廠房,加上先前已承諾的650億美元,總投資規模高達1,650億美元。台積電目前是輝達(Nvidia)與蘋果(Apple)等主要客戶的先進AI晶片供應商。
台股加權指數於週五早盤一度下跌1.3%,後收復部分跌幅,終場下跌僅0.3%,顯示市場對後續協商仍抱持審慎期待。
顯示全部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