閎康中日需求支撐 Q2獲利反彈 EPS 1.38元
檢測大廠閎康 (3587-TW) 今 (1) 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受惠客戶需求回穩,稅後淨利回升至 0.92 億元,季增 84%,年減 57.96%,每股稅後純益 1.38 元,累計上半年達 2.14 元。
閎康第二季營收 13.74 億元,季增 10.99%,年增 8.27%,毛利率 27.7%,季增 3.42 個百分點,年減 8.81 個百分點,營益率 7.91%,季增 1.43 個百分點,年減 10.52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0.92 億元,季增 84%,年減 57.96%,每股稅後純益 1.38 元。
閎康上半年營收 26.12 億元,年增 5.56%,毛利率 26.08%,年減 7.29 個百分點,營益率 7.23%,年減 8.63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 1.42 億元,年減 60.18%,每股稅後純益 2.14 元。
閎康表示,第二季獲優於第一季,主要受惠中國業績回穩,半導體設備商測試專案需求拉高,材料分析 (MA) 佈局效益逐漸發酵,且日本北海道實驗室需求上升等因素所致。此外,由於公司在台灣、中國、日本幾乎都收當地貨幣,資本支出則付美元,新台幣升值對於公司所造成的匯兌損失風險較低,對於獲利影響較小。
閎康指出,隨著各大 CSP 將資源漸漸由模型訓練轉向資料推論,AI 自研晶片重要性逐步提升,主流製程節點也將從 3 奈米或 5 奈米往 2 奈米發展,設計複雜度和研發成本大幅提升,推升晶圓製造前後材料分析 (MA) 與故障分析 (FA) 的需求。
雲端大廠在導入更先進製程時,會更加著重晶片良率與成本效益,為確保設計與製程匹配,在流片前需仰賴第三方實驗室協助分析潛在缺陷,降低試產風險。同時,2 奈米晶片尺寸微縮可能帶來新的材料架構 (GAA) 挑戰,材料組成分析對提升良率將更關鍵。
此外,CSP 自研晶片為滿足資料中心長時間運作,需要強化可靠度分析 (RA),如 800 瓦至 1500 瓦的老化 (Burn-in) 測試,確保晶片在雲端伺服器環境下能長期穩定運行,閎康看好,公司是先進製程研發的重要合作夥伴,也已提前投資最頂級的 RA HTOL 測試設備,是目前全球配備最齊全的分析測試實驗室,隨著各大 CSP 新案導入 2 奈米,閎康可望承接晶片試產階段的分析專案,協助客戶提升良率。
同時,閎康日本實驗室也報捷,日本先進製程客戶已開始試製 2 奈米 GAA 架構晶片,首批晶圓已完成光罩曝光,並進入電性測試階段,預計在 2027 年下半年實現 2 奈米晶片的量產。
閎康近年積極布局日本市場,在北海道實驗室產能即就近支援此客戶之分析需求;作為材料檢測領域的領導廠商,該公司具備豐富先進製程分析經驗,可協助診斷 2 奈米節點的晶體結構與材料問題,提供從晶圓缺陷、元件截面到封裝界面的一站式分析服務,預期 2025 年至 2027 年日本實驗室將維持高成長。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