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長陳亮妤上任!將投入 4 大重點改革含「慢病癌症治療、健保數位轉型」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 9 日由石崇良部長主持交接布達儀式。新任署長陳亮妤是精神科醫師,也是台灣少數臨床、公衛、行政皆具歷練的成癮防治專家,她曾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主責台北市毒品愛滋及防疫業務,同時具備臨床、公衛與行政經驗的三重專業;未來,陳亮妤將率領團隊投入 4 大面向改革計畫。
陳亮妤提出 4 大健保改革,盼落實健康台灣願景
陳亮妤表示,今年是健保 30 週年,近期年看到醫事人員急重難罕人力的出走、護理人員的流失,也深感健保改革的確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未來,她將立即投入以下 4 大面向的改革:
第一:健保財務多元挹注。2025 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對健保財務造成不小的挑戰,因此多元財務挹注是必須推動的方向。
第二: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陳亮妤不諱言,健保制度的永續需仰賴在第一線辛勤付出的醫護同仁,在石崇良的帶領下,健保署將與衛福部各司署合作,用政策工具、支付制度來改善醫護人員工作環境,她認為,只有人力永續、財務永續,才能有健保永續的可能。
第三:強化慢性病與癌症治療。陳亮妤說明,台灣慢性病患者約 850 萬人,癌症則連續 43 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未來健保署將持續推動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減輕癌友與其家庭的負擔,並持續推動慢性病 888 計畫,融合健康促進,落實全人照護。
第四:持續推動健保數位轉型。全民健保最傲人的成就之一,就是扎實的數位建設,從健保 IC 卡、雲端藥歷、虛擬健保卡、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等等;陳亮妤表示,未來將投入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創造智慧安全的就醫環境,當然也會善用台灣健保豐富的數據資料,推動更貼近民眾健康的各種方案。
精神科醫師陳亮妤為台灣「心理諮商常態化」推手
陳亮妤在 112 年開始擔任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推動 15-45 歲青壯世代心理支持方案、首創戒酒及酒癮防治中心、也執行「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其中,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有 96% 的滿意度,更被譽為有助心理諮商常態化的重要創舉。113 年 9 月她擔任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推動慢性病 888 計畫、癌症論質計酬方案,擴大偏鄉醫療。
翻閱過往台灣的全民健保特色之一,是其扮演重要的公共衛生角色,陳亮妤將帶領健保進一步融入健康促進的概念。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醫療體系如何改革? 李伯璋:需重整醫護工作條件、報酬和健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