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營收來自AI!台達電(2308)股價上漲3.7%,盤中創歷史新高
電源與散熱大廠台達電 (2308-TW) 近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後,隨即獲得市場熱烈回應,8月1日股價強勢上漲3.7%,收在588元新台幣,盤中一度觸及597元,創歷史新高,公司市值也一度攀升至1.55兆元。
AI營收撐業績
從業績結構來看,AI相關業務顯著擴張,成為支撐營運表現的關鍵動能。法人會議中,台達董事長鄭平表示,全年成長主要仰賴AI驅動,預期下半年在特定應用需求持續下,整體營收仍有望優於上半年。
第二季營收突破1,240億元,毛利率推升至35.5%,帶動上半年平均毛利達33.7%,營業利益亦年增近六成,顯示產品組合持續往高價值領域優化。具體來看,伺服器電源營收已占整體比重22%,液冷系統貢獻近5%,合計近三成的營收與AI應用直接相關,且單位毛利明顯高於其他產品線,對整體獲利能力形成有力支撐。
基礎事業獲利大增
資料中心建置需求強勁,推動基礎設施部門與電源事業同步擴張。其中,基礎設施部門單季獲利達50億元,較上一季成長逾三成,並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四倍;電源與零組件部門單季獲利突破135億元,年增幅19%。
雖然AI成長動能強勁,但其他應用領域如電動車與自動化相關業務,目前尚未出現明顯復甦。公司高層坦言,電動車部門第二季轉為虧損約6900萬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其他傳統業務則大致維持去年度水準,顯示目前營運成長高度集中於AI領域。
聚焦整合方案、全球分散佈局
台達電亦同步推進產品策略調整,未來將不再僅聚焦於單一電源模組,而朝整合供電與散熱的完整解決方案邁進。在高功率伺服器架構快速演進下,公司多年來投入高壓直流技術(HVDC)與液冷散熱方案的研發已開始進入市場導入階段,並具備支應2027年新平台需求的基礎。
在營運區域與產能佈局方面,公司早2015年就開始推行分散製造策略,在泰國、越南、美國等地皆設有產線,為近期貿易政策變動提供一定程度的避險空間。不過公司也指出,針對突發性關稅變化,仍難以即時因應,只能從長期策略角度進行規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