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排骨便當、少攝取蔬果!35歲上班族罹大腸癌末期 醫曝原因
2024年台灣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大腸癌雖排名第3,但此前已連續15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的首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就指出,一名35歲男子常吃排骨便當、很少吃蔬果,加上久坐、運動量不足,最終被診斷出大腸癌末期,而這也讓該男子不禁質疑「朋友也這樣吃,為何只有我罹癌?」
劉博仁在節目《健康晚點名》上分享,一位35歲男性上班族,習慣每天吃便當,且偏好排骨便當,蔬菜攝取很少,有時加班到很晚,也都很少吃蔬菜水果、鮮少運動,下班後偶爾會跟朋友去吃燒烤、聚餐。
而在某天,該男子突然出現血便,起初以為只是痔瘡,結果2個月後朋友發現他臉色愈來愈蒼白,才趕緊前往醫院檢查,不僅確診了大腸癌,癌細胞也已經轉移到肝臟,病程屬於末期。
該男子疑問道,明明與身邊朋友的吃飯習慣幾乎一致,為何只有他得了癌症?劉博仁就解釋,即使飲食生活習慣不對,若免疫力正好低下,身體產生癌細胞就可能變成腫瘤。
劉博仁也提到,澳洲一項研究指出,坐1小時等同於抽1支菸,當人坐著的時間太長,下半身的血液循環會變慢,此時腹腔靜脈容易擴張、乳酸也容易堆積腹腔靜脈容易擴張,乳酸也容易堆積;不僅如此,久坐不動會使身體累積大量自由基,久坐者的發炎指數和自由基水平都非常高,而這2者都與癌細胞有關。
衛福部國健署官網曾提到,根據加拿大2020年的研究指出,長時間「久坐」會增加各種身心健康的危害,包括認知功能不良、憂鬱、身體功能下降、失能、活動量不足及較差的生理健康,還會增加心臟病、癌症和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每日久坐不到7小時者,久坐超過9小時的人死亡風險會增加22%。
國健署提醒,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一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顯示全部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