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話仍不通、基地台也待修 丹娜絲重創通訊韌性 前瞻第5期急納嘉南災區補強
颱風丹娜絲重創嘉南地區,造成市話中斷、基地台毀損等嚴重通訊災情,引發外界對通訊韌性的高度關注。
數發部指出,將在下半年啟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五期中,將優先補強此次受災區域的高風險基地台,並補助業者增購行動衛星車與緊急發電設備,以提升災時通訊回應能力。同時,災難漫遊機制也成為討論焦點,主管機關指出技術上可行,將與相關單位積極研擬建立通案機制。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邀請數發部次長闕河鳴、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代理主委陳崇樹、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台電等單位,就「丹娜斯風災通訊中斷及復原過程與檢討及我國災後通訊搶救機制」進行專題報告。
市話仍不通、基地台也待修,中華電估8月中完成多數復原
中華電信董座簡志誠說明,通訊災情主要可分為行動通訊與固網兩個部分。
在行動通訊方面,中華電信在颱風發生前幾天就已經完成多數恢復工作,恢復速度相對較快。相較之下,其他兩家業者因為據點電力中斷與線路受損等因素,行動網路的修復進度略慢。
至於固網,也就是市話,受損情形較嚴重。這次颱風導致上千根電信桿毀損、倒塌超過兩千根,另有1,800多個光化交接箱損壞。簡志誠說,中華電信自行覆蓋到交換設備(INFRA)的主線路部分可較快完成修復,但光化交接箱到住戶之間的線路必須一戶一戶手動處理,修復作業較為耗時,這次約有上萬戶受影響。
根據中華電信報告指出,截至7月31日,台南市、嘉義縣市、雲林縣等地區尚有2,141戶市話、764戶寬頻、33戶MOD、33站行動基地台待修復;同時曾累積2,074電信桿故障。針對尚未修復的部分,為因應復原空窗期間,已採臨時工法建設行動站點,提供區域行動網路服務。
簡志誠坦言,原本預計市話、寬頻、MOD的障礙會在8月6日完成修復,但受到近2日雨勢影響,市話障礙又增加1,500戶,目前仍有3,600戶,將延後至8月15日到20日左右,33站待修復行動基地台部分,則預定會在10月底前全數復原完畢。
前瞻第5期聚焦災區,補助基地台強化、衛星車與發電機部署
立委指出,數發部在前瞻計畫第四期有筆近82億元、用於提升重大災害時通訊網路應變的經費,分為112至113年執行,預算已經執行約96.9%,其中主要項目之一即是強化既有93座基地台基礎設施。
然而,這93座基地台皆不在此次颱風重災區,如台南學甲、七股等或嘉義布袋、雲林口湖。
對此,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闕河鳴回應,該期預算的設計原本就以「偏鄉優先」為原則,且有明確但書限制。
他說明,第四期計畫主要用於新建333座基地台,以及強化既有93座基地台,但當初依據偏鄉認定標準,如人口涵蓋率等條件,嘉南平原地區因鄰近市區、多數地區未被列為偏鄉,因此未納入強化範圍。當時較多資源優先配置於山區或其他偏遠地區。
不過,闕河鳴強調,數發部已在此次災害應變中心與內政部討論,目前也將針對本次受災地區進行通訊應變強化,規劃在今年下半年啟動的前瞻第五期預算中,將優先納入這些災區的高風險基地台建置與補強。
丹娜絲颱風造成超過1,200行動基地台受損,數發部將在前瞻計畫第五期中補助三大電信業者增購3台行動衛星車,並改裝31台既有行動基地台車,添購衛星終端設備與機架,提升災時快速接入低軌衛星的能力。
闕河鳴指出,這次基地台失效主因約半數來自網路中斷、4成來自電力中斷,為此也將透過第五期前瞻預算將購置200多台可攜式緊急發電機,強化停電區域通訊維運能力。
災難漫遊技術上可行,細部仍待通案機制
此次會議中,嘉義、台南等災區大規模通訊中斷,引發立委關切是否可透過「災難漫遊」機制,讓民眾在災時連上其他業者的通訊網路,以維持基本聯繫。
NCC代理主委陳崇樹表示,技術面已完成概念驗證(PoC),預計明日將與內政部、數發部召開會議,研議建立通案機制。財務部分,數發部則表示,災時衍生費用可由政府負擔,但由哪一單位負責仍須討論,至於平時則維持商業機制。
丹娜絲造成逾1.2萬戶市話中斷、1293座行動基地台失效,災情集中於嘉南地區。不過,對此簡志誠也提醒,雖支持災難漫遊,但若缺乏流量控管,恐導致通訊壅塞,甚至使原本正常網路癱瘓,應審慎評估風險。
NCC進一步說明,《電信管理法》第22條已授權主管機關可於災害期間指示業者採取必要應變措施,並由主管機關負擔費用,目前無修法需求。未來將與各部會及電信業者協商,朝建立具韌性的緊急通訊機制邁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