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豁免就安了? 《彭博社》經濟學家:直接輸美掉34% 對GDP衝擊2.5%
美國總統川普7日宣布半導體關稅100,但在美國製造就豁免,被台灣市場解讀台積電已經豁免,股價大漲到1180元,台股大漲5百多點,然而,包括《彭博社》等國際媒體提醒,事情還沒有定調,再加上川普隔天又再度點名台積電「榨乾」英特爾,使得台灣賴以為核心的半導體究竟得到多少關稅,各界都拭目以待。
《彭博社》率先指出,美國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的有效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9.2%上升至25.1%,遠高於去年的平均0.9%。
台灣半導體平均關稅,可能落在25%
該報導指出,台灣輸美晶片目前零關稅,提高了台灣晶片相對於其他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進而提振了美國對台灣晶片的需求,嘉惠台灣出口動能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若實施100%關稅,少了零關稅的好處,將擴大經濟衝擊到超乎預估的程度。
《彭博社》找來經濟學家,對台灣做3種情境下模擬分析,第一完全沒有豁免但用平均25%的關稅推算。第二種情境是關稅被提高到100%,第三種情境是關稅100%,但僅25%的出口晶片被課到。在這三種情境下對台灣出口、GDP的衝擊。
情況一,平均25%的關稅,沒有獲得任何豁免,未來五年的台灣對美晶片出口將減少超過50%。
關稅問題短期沒有影響,卻衝擊中長期出口
情況二,100%,上述假設的出口掉一半,剩餘的晶片出口將再減半,為原來的4分之1,台灣整體對美晶片出口減幅將達約75%。
情況三,只有25%數量的出口晶片被課100%,則台灣對美整體晶片出口將減少20%,對美整體出口下滑12%,中期可能拖累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
《彭博社》指出,雖然台灣目前的貿易地位與未來有望部分豁免美國晶片關稅的情境之間,仍有巨大差距,但彭博經濟學家預測,台灣對美出口可能減少34%,對GDP的潛在衝擊可能多達2.5%。不過,許多電子業的執行長、副總等表示,供應鏈調整需1到2年時間,以全球布局來分散風險,只要沒有比競爭對手關稅高就好,整體衝擊還要再觀察一陣子才知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