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宣布繼續留任!《日經》指「倒石破」聲浪在自民黨內暗流洶湧...續任聲明引批評、施政推動力恐削弱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隔日(21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繼續留任,理由是應對日美關稅談判與物價高漲的「國難」。不過,據《日經》報導,自民黨內已開始出現反對聲音,「倒石破」行動也有升溫跡象,「若政權基盤動搖,政策推動力恐將削弱」。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倒石破」聲浪在自民黨內暗流洶湧,續任聲明引發批評,施政恐遭掣肘
石破茂首相在參議院選舉隔日(21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將繼續留任,理由是應對日美關稅談判與物價高漲的「國難」。然而自民黨內已開始出現反對聲音,「倒石破」行動也有升溫跡象。若政權基盤動搖,政策推動力恐將削弱。
首相在自民黨總部以總裁身分出席記者會,總結參議院選舉結果。他在發言中十次使用「責任」一詞,說明自己決定續任的理由。他表達不是因為大敗就辭職,而是認為為避免國政停滯,持續擔任首相才是他的責任。
他呼籲:「接下來將會是荊棘之路。我將更誠懇且細緻地與其他政黨展開對話,懷著赤誠報國的心推動國政。」他引用了「赤心報國」這句四字熟語,強調以真心報效國家。
回顧2007年參議院選舉後的兩院議員總會,當時他曾要求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如今立場對調,看似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當被問及此事時,石破表示:「當時我說過,續任需要獲得國民的理解。」他強調自己有意識地針對過去的發言加以對照,並詳細說明自己不辭職的理由。他也提到自民黨仍是「最大黨」,將負起關稅、物價高漲與自然災害等課題的責任。
站在台上的自民黨高層皆表情僵硬地聽著首相發言。自民黨已連續在2024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2025年6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以及此次參議院選舉中遭遇三連敗。
儘管首相展現續任的意志,黨內能否壓制不滿仍是課題。在記者會前,自民黨臨時幹部會議中就出現了對續任的批評。
據出席者透露,幹事長代理福田達夫表示,在20日開票後接到約20通同僚議員電話,並對首相傳達:「年輕一代的不滿已積壓許久,請您理解。」對此,首相當場未作明確回應。
此外,首相在會議中表明將全體執行部留任,也引起質疑。選舉對策委員長代理河野太郎於21日將辭呈提交給委員長木原誠二,並在X(前推特)上公開此事。
河野表示:「雖然首相在關稅談判期間不辭職有其理由,但作為選舉負責人的幹事長卻遲遲未提出辭呈,這非常不合理。」他強調:「若不從這些地方開始改革,自民黨就無法重生。」
黨內一位高層說:「我隨時都可以辭職。」政府高官則坦言:「當初我們強烈要求安倍首相因參院選敗選而下台,如今石破在眾參雙敗下卻打算繼續執政,這讓人難以接受。」
在X平台上,「#要求石破總裁辭職」的標籤正迅速擴散,連東京都、福島縣、山口縣等地的自民地方議員也參與使用,發文寫道:「現在是該劃下句點的時候了」、「選舉三連敗還打算續任,根本說不過去」。
高知縣自民黨聯合會於21日決定,將向黨中央提交建議,要求總裁儘速辭職。這份文件由副會長尾崎正直眾議員與參議員梶原大介聯名提出。
黨內「倒石破」運動可能逐漸升高形成浪潮。
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與前幹事長茂木敏充於21日在東京會談,針對參院選慘敗後的石破政權與黨內局勢交換意見。兩人曾在岸田政權擔任要職,如今屬於非主流派。
麻生於20日晚間亦與派閥領袖鈴木俊一總務會長等人見面。石破曾在2009年麻生內閣時期擔任閣員,卻參與「倒麻生」行動,雙方關係迄今仍未修復。若麻生派表態要求石破辭職,政權恐將無法持續運作。
自民黨的小林鷹之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在21日表示,對參院選大敗「感覺像是被國民下了最後通牒,應嚴肅看待失去信任的現實」,他在千葉縣接受媒體提問時做出此發言。
首相計劃於31日召開兩院議員懇談會,這將如同2024年眾院選後的場合,作為紓解壓力的機會。不同於具有決策功能的黨內「兩院議員總會」,該會議僅具象徵意義。
但若屆時不滿聲音升高,首相恐難再視而不見。根據自民黨規則第6條,只要都道府縣黨部代表與國會議員過半要求,總裁選舉即可提前舉行。
8月1日是川普政府對日本啟動25%相互關稅的最後期限。若石破標榜的關稅談判未見進展,將成為「倒石破」的藉口。
目前自民與公明兩黨在眾參兩院均未過半,成為少數執政,推動預算與法案必須依賴在野黨支持。若黨內政權基礎不穩,政策推進更是困難重重。
各在野黨皆拒絕與石破政權合作。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於20日晚間在NHK節目中明言:「石破政權是否還能持續令人懷疑,我們絕不會與不守承諾的政權合作。」
首相在政策上較具親和性的立憲民主黨代表野田佳彥則暗示,可能會於臨時國會提出內閣不信任案。若該案通過,根據憲法規定,首相須在10日內選擇解散眾院或率領內閣總辭。
在野黨若面對一個因參院選大敗而聲勢削弱的政權,很難找到反對不信任案的理由。為求生存,石破恐須接受包含巨額財政支出的重大讓步。
黨內也愈來愈多聲音認為,難以在石破領導下應戰下次眾院選舉。在臨時國會前,「倒石破」可能全面升溫。
(圖片來源:石破茂臉書)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