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 Anderson式對稱美學 演繹香港獨特故事
【明報專訊】近乎偏執的對稱構圖,鮮艷的色調,復古的氛圍,美國電影導演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用獨特的視覺語言,塑造了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在影迷心中佔據了無可取代的地位。適逢Wes Anderson 全新電影《腓尼基大作戰》在早前開畫,南豐紗廠帶來了風靡全球的視覺企劃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透過逾100幅由不同攝影師拍攝的Wes Anderson式攝影作品,將參觀者視線帶到世界不同角落,探索那些恍如電影場景般的真實景致。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簡稱AWA)源於美國攝影師Wally Koval夫婦的旅行計劃,他們於2017年創立Instagram帳號,分享在遊歷世界途中攝下充滿Wes Anderson美學的風景。這些照片皆包含極致的對稱感、鮮艷的色調和獨特的復古氛圍,就像從Wes Anderson的電影中截圖。帳號爆紅之餘,還吸引許多同道中人分享他們的作品,令AWA變成記錄Wes Anderson美學的照片資料庫。帳號現有190萬追蹤者,AWA會在眾多投稿中挑選出佳作,推出同名攝影集並舉辦全球巡迴展覽。展覽先後在首爾、倫敦、東京、墨爾本、深圳等城市舉行,累計觀展人次超過100萬。
自言是Wes Anderson資深影迷的策展人Daniel So,追蹤了AWA帳號好幾年,也有購入他們的攝影集。「當我們團隊在為南豐紗廠構思暑期活動時,我突然想,為何不將這個還未在香港展出過的企劃帶來呢?」心動不如行動,Daniel直接發送一封電郵過去,「我拍攝了我買的書,告訴他們我是忠實粉絲,很喜歡他們的展覽,並直接問可否帶來香港」。意外地,短短30分鐘內就收到對方回覆。
走進Wes Anderson奇幻世界
「他們的回覆非常快,表示對香港這個城市充滿興趣。」Daniel 說。原來AWA的資料庫中有20多張來自香港人的投稿,但從未有機會展出。雙方一拍即合,AWA隨即授權,Daniel的團隊很快便得到一個龐大的「寶庫」,內有逾1萬張照片,讓團隊任意挑選和展出。他們沒有選擇複製其他展覽地如日本以顏色分區的策展模式,而是根據香港參觀者的文化脈絡,重新「組裝」這些視覺素材,講述屬於香港站的獨特故事。Daniel解釋,「首先定下7個我們認為香港參觀者會感興趣的主題,然後再基於這些主題挑選照片」。
本次展覽主要場地設於南豐紗廠,其中5個主題展區包括了香港、酒店、門與外牆、泳池、燈塔,分散在南豐紗廠各處;而啟德AIRSIDE則設有交通和自然2個主題區作為延伸,引導參觀者游走不同地方參觀打卡。每個展區都精心設計了互動打卡裝置,讓參觀者不僅是旁觀者,更能親身「走進」Wes Anderson的奇幻世界,成為畫面中的主角。
重新欣賞彩虹邨華富邨
甫踏進南豐紗廠的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如同《布達佩斯大酒店》的標誌粉紅色外牆,營造出酒店大門與接待處的場景。這裏是為香港參觀者度身訂做的「香港主題區」,牆上掛着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本地風景,例如彩虹邨、華富邨、寶蓮禪寺等,在嶄新視角下展現出令人驚歎的建築結構與色彩配搭。Daniel指,Wes Anderson的對稱美學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例如荃灣官立中學的外牆顏色、格仔結構,原來都是一種對稱設計。我們希望透過相展,讓人在日常生活中發掘隱藏的美學」。 此外,為了連結場地與展覽主題,策展團隊特別增設了限定服飾展區「紗線與想像:Wes Anderson世界裏的香港紡織」,展出了多件1960至1980年代香港製造的電筒、露營燈、服飾等,並特意復刻了Wes Anderson電影中的經典造型如《癲才家族》的Margot、《小學雞私奔記》的Suzy,向導演的電影美學致敬。
神還原《布達佩斯大酒店》接待處
緊接來到M樓層,率先會見到一片粉藍色空間「泳池主題區」,直接打造成泳池場景,呈現幾何靜謐之美。展品包括攝於愛丁堡、柏林等地的泳池,展現出各地迥異的對稱風格。繼續往前走到「酒店主題區」,參觀者便瞬間被拉進《布達佩斯大酒店》的世界,眼前那座神還原的酒店大門與接待處,讓人可以立刻化身禮賓部職員,站在接待處後方拍下一張屬於自己的電影劇照。環顧展區,這裏有來自美國、瑞士、捷克等地風格獨特的酒店建築風景,例如位於瑞士山隘Furka Pass的酒店Hotel Belvédère,坐落於山路轉彎位,從前可以俯瞰冰川風景,但自冰川融化後便結業了。
離開華麗的酒店場景,下一站轉入旁邊的「門與外牆主題區」,這裏每一幅照片都像通往另一個故事的入口。西班牙的劇院、伊拉克重建的城門、哥倫比亞的彩色外牆……千姿百態的大門與外牆設計,展現了世界各地的建築巧思與生活美學。記得不要錯過在這個展區裏的迷你影院,記錄了AWA團隊在世界各地如墨西哥、南極探險的故事。如果看過電影《小學雞私奔記》,或會記得燈塔是重要的視覺語言。南豐紗廠以「燈塔主題區」作為這趟旅程的終點站,一座座矗立於天涯海角的燈塔,在照片中顯得孤獨卻堅定,默默守望世界邊緣。
照片開啟探索旅程
Daniel提到,Wes Anderson的魅力遠不止於視覺。「很多人從《布達佩斯大酒店》認識他,但我看的第一部是《小學雞私奔記》……我認為他早期的電影,在華麗的視覺之下,蘊含着關於家庭關係的探討,關於如何與周邊的人,無論是情人還是兄弟,重新建立連結,然後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所以他希望大家在欣賞照片的美學之外,也探索照片背後的故事和地方,嘗試在旅途中認識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
這也恰好與AWA的理念不謀而合,Daniel指,AWA的核心理念是鼓勵人走出去探索,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觀察世界,從一張對稱的建築照,延伸到對一個國家歷史、一個城市文化的探索。他今次也有特意挑選了一些在非洲、新西蘭小島,甚至冷門非洲國家的照片,「希望參觀者看到一張照片,會好奇那個國家或建築物在哪裏,從而去發掘背後的故事」。
「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Wes Anderson世界美學展覽」香港站
日期:即日至9月14日 (AIRSIDE展區至8月10日)
地點:南豐紗廠地下紗廠坊、1樓中庭、 M層M01D、M層M01E;AIRSIDE 3樓318號舖
門票:免費
文:陳真紀
設計:賴雋旼
編輯:梁小玲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玩樂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