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韭菜是天然壯陽菜?醫親解營養功效與潛在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6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在營養學與泌尿科醫學的觀點下,韭菜的確蘊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但同時也有部分潛在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韭菜自古便被視為滋補強身的食材,更因其對男性性功能的潛在正面影響,被暱稱為「壯陽菜」或「起陽草」。不過,這樣的稱號是否有科學根據?在營養學與泌尿科醫學的觀點下,韭菜的確蘊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但同時也有部分潛在風險,特別是針對特定體質或即將進行手術的族群。

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韭菜雖富含多種活性物質,有助於男性性機能調節與身體代謝,但也具有抗凝血作用,若攝取過量或在不適當的時機食用,可能反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韭菜主要成分 不只纖維與維生素

呂謹亨醫師表示,韭菜的健康價值來自其豐富且多元的營養與植物化學物質,以下是幾種關鍵成分與其已知的功能:

  • 硫化物:
    韭菜與大蒜同屬百合科蔬菜,含有類似的大蒜素與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這些成分具備抗氧化、抗發炎、抗菌與潛在的抗癌活性,可協助身體清除自由基,降低慢性病風險。
  • 維生素與礦物質:
    韭菜富含維生素C、K、葉酸,以及鐵、鉀、鋅等微量礦物質,有助於支持免疫系統、維持血管健康與紅血球生成。
  • 膳食纖維:
    韭菜的纖維含量高,有利於腸道蠕動、預防便祕、平衡腸道菌相。
  • 類黃酮:
    包含槲皮素等抗氧化多酚,能保護心血管系統、調節免疫,並具潛在的抗過敏作用。
  • 皂素:
    具有調節免疫、降低血脂與抗發炎的特性,是許多植物中常見的次級代謝物。

韭菜對男女皆宜 男性更有加分效益

呂謹亨醫師提到,韭菜對於男女都能補充有益的營養,不過對於男性的生殖功能更有幫助。
通用健康益處(適用於男女)

  • 抗氧化與免疫力提升:
    多項細胞與動物實驗指出,韭菜萃取物可活化體內的抗氧化酵素,增強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氧化壓力。
  • 腸道與心血管健康:
    豐富膳食纖維與類黃酮能改善腸道環境,並可能降低結直腸癌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大蒜、洋蔥等葱蒜類蔬菜並列為「抗癌型植物」。

男性特別益處(性功能與荷爾蒙)

  • 調節性功能、支持睪固酮活性:
    動物實驗發現,攝取韭菜萃取物可提升睪丸內睪固酮濃度與精子活動力,顯示其可能對男性生殖功能具有輔助作用。
  • 促進血液循環與勃起功能:
    韭菜中的硫化物與黃酮類具擴張血管、促進血流之效,有助於海綿體充血與勃起機能,因此被形容為「天然壯陽菜」,尤其對於循環不佳或血管功能低下的男性可能有幫助。

韭菜並非人人適用 養生不等於無風險

呂謹亨醫師指出,雖然韭菜被視為養生佳品,但並非人人都適用。以下族群食用時需特別注意:

  • 胃腸虛弱、易腹脹或腹瀉者:
    韭菜含高纖與含硫化合物,對腸胃道較敏感者可能引發脹氣、腹瀉或消化不良。
  • 肝功能不佳或患有肝炎者:
    由於硫化物代謝與肝臟有關,肝功能受損者應避免過量攝取,以減少代謝負擔。
  • 泌尿道感染、陰囊濕癢者:
    韭菜性溫偏熱,部分中醫觀點認為可能加重濕熱型體質者的症狀,建議諮詢專業意見後食用。
  • 即將接受手術者:
    韭菜中的大蒜素類物質具有抗凝血作用,可能增加手術出血風險。建議手術前一週應暫停食用,以確保手術安全。

適量攝取有益健康 避免過猶不及

韭菜確實是一種兼具營養價值與功能性的食材,對於提升整體健康、維持男性功能、強化免疫力等皆有潛在正面效益。然而,避免過猶不及始終是飲食的原則。

呂謹亨醫師提醒,對於關心性功能、活力與血液循環的男性而言,韭菜可以是日常飲食中的輔助選項,但並非「補藥」,更不能代替醫療治療。

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良好作息與定期檢查。當身體出現異常症狀時,應及早就醫診斷,才能對症處理,維持長期穩定的健康狀態。選擇韭菜做為養生食材,也應因人而異、適量攝取,才是科學而安全的方式。

查看原始文章

勃起功能障礙用「1招」不花錢就能解 醫:千萬不要網購壯陽藥!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癌友吃不下怎麼辦?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撐住體力、提升免疫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抗過敏藥成分有望成為抗癌藥 中正大學研究登國際期刊

NOW健康(TW)

阿茲海默最新研究:穩定運動也能清除Tau蛋白與類澱粉、恢復空間記憶

Heho 健康(台灣)

觸電只靠CPR還不夠! 醫曝關鍵:先找AED除心室顫動

中天新聞網

便秘藥物要留意 5大種類各有限制

am730

高血壓仍是致病主因 國健署推「安心血壓站」助全民自主量測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驛通送牙醫到你家!全台第1個支援系統,讓居家牙醫不再是苦行僧

康健雜誌

愈努力放鬆愈難睡?研究:錯誤放鬆加重失眠!如何用「正念」助眠?

康健雜誌

夏季蛇出沒!被蛇咬該怎麼辦?醫揭5件事千萬別做

康健雜誌

高纖飲食對便秘有效嗎?醫:不見得 有時少吃才有效

am730

冷氣病|一凍一熱易感冒 如何應對室內外溫差?

am730

出國玩最怕腸胃作怪!醫師籲做好「3件事」防腹瀉掃興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免疫⼒拉警報?「免疫維他命」LPS脂多醣成新⼀代健康守護神!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Omega-3抗發炎!營養師:吃對這些食物,癌症、憂鬱症、失智症一網打盡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日盯螢幕8小時,當心「科技眼」上身!眼睛酸澀該「熱敷或冰敷」?重配眼鏡就夠嗎?4步驟解疲勞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除斑怕反黑?AI雷射結合影像輔助 治療更精準、膚況更穩定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子女升學】時代變遷令成長不再輕鬆? 一文教你如何為子女準備最好!

高燒 Gofever

青光眼恐悄悄偷走視力? 「眼壓檢測」追蹤助穩定治療

NOW健康(TW)

心血管疾病居十大死因前四 高血脂成無聲殺手!新型藥物擴增治療選項

台灣健康醫療網

羽衣甘藍可降血壓、穩血糖 配橄欖油、酪梨更有效

中天新聞網

壓力大可致肚痛?研究揭九成人靠1種飲食改善 忌吃4種食物

am730

耳朵竟然也有關節炎!咀嚼大笑都會痛 小心「顳顎關節炎」4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今年首例中國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出現!廣東旅遊警示升級

Heho 健康(台灣)

加工肉品吃得少就可放心?美研究:每天一根熱狗 糖尿病、大腸癌風險增

am730

開業吃老本、24小時開機,「不典型」急診醫生在生命的盡頭,為瀕危病人創造奇蹟

康健雜誌

中暑如何刮痧自救?中醫教「出痧手法」助快速退熱

中天新聞網

以 AI 科技助攻健康台灣!工研院攜手四大醫療體系,打造 MedBobi 2.0 智慧決策醫護系統

Heho 健康(台灣)

診所叫苦連天,卻有4家每月申報超過千萬點!「院前診所」如何賺大錢?

康健雜誌

不只忘東忘西! 醫揭「失智症新興風險因子」:別忽略聽力與視力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暑來了!喝冰水反而易中暑,想解熱止渴試試3種天然飲品

康健雜誌

今天大暑到!中暑、失眠、食慾不振 吃「豆粥」清熱解毒

中天新聞網

解密肝臟自癒能力! 陽明交大聯手哈佛大發現關鍵基因

NOW健康(TW)

肺炎為原住民第4大死因!8月起55-64歲原住民可公費接種13價肺鏈疫苗

Heho 健康(台灣)

為什麼會「尿酸」過高?告訴你尿酸過高的6個症狀以及飲食禁忌!這8種人特別注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類鼻疽今年病例創歷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提醒「這類人」小心感染、重症

Heho 健康(台灣)

30歲女乳房摸到腫塊竟是罕見葉狀瘤!醫:有惡性潛能

中天新聞網

55歲以上原住民福利再加碼!8月起享公費肺鏈疫苗補助

中天新聞網

別以為少跑廁所是好事!40後排尿超過21秒、次數少,小心膀胱「肌肉斷裂」:慢性腎病正找上門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首款「第一型糖尿病」芭比娃娃問世!盼增進包容和同理心 讓更多患者被看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妻來台相聚卻驟逝,中職洋將淚喊「天堂的女王,永遠愛妳」…醫示警「經濟艙症候群」:致死率極高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