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阿茲海默最新研究:穩定運動也能清除Tau蛋白與類澱粉、恢復空間記憶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7月23日03:36 • 發布於 07月23日04:52 • 楊依嘉
阿茲海默最新研究:穩定運動也能清除Tau蛋白與類澱粉、恢復空間記憶

「我爸最近不只記憶力差,還白天早起、晚上又睡不好,一晚醒來三四次,好像變了個人怪怪的!」這是許多阿茲海默症家屬共同的煩惱。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指出,除了藥物,穩定運動正是最天然的「大腦修復法」。一項2025年發表於阿茲海默與失智症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的研究發現,規律運動能減少腦中病變物質、改善睡眠與記憶,為失智防治帶來新希望。

睡不好,是大腦生理時鐘出問題了

阿茲海默症患者常出現「日夜顛倒、睡眠碎片化」等問題,其實源頭可能來自大腦的「生理時鐘」,位於視交叉上核(SCN)的區域。一旦這個控制作息的中樞失調,不只讓人白天精神過剩、晚上難以入睡,也可能加速大腦病變惡化。

運動讓腦袋自我清理,「毒素」也減少了

研究找來阿茲海默症小鼠,讓牠們「每天跑輪子」2個月後,結果令人驚訝:

  • 腦中「磷酸化tau蛋白」(p-tau231)減少35%,也就是神經細胞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垃圾」減少。
  • GABA神經元訊號活性上升,VGAT活性提升38.7%、軸突蛋白提升74.5%,意味神經細胞從原本萎縮、退化,到慢慢有力氣站起來了。
  • 類澱粉蛋白(Aβ)堆積明顯下降:海馬體減少60.4%、皮質減少57%,若堆積越多,失智越快,而穩定運動,卻能讓這些毒素悄悄被大腦自己清掉。

這些變化顯示,運動能促使大腦從病變狀態中「自我修復」,不是只能靠打針或藥物。

睡眠變好了,是因為大腦「時鐘」被調整回來

不只是病變減少,連小鼠的作息也變穩定了。原本白天亂跑、晚上睡不著的行為,變得穩定。快速眼動睡眠(REM)與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幾乎翻倍,睡眠碎片化大幅減少,睡眠品質明顯提升。

原來運動就像幫亂掉的生理時鐘重新上發條、重新換電池!重新校準了大腦時鐘基因:BMAL1、REV-ERBα、RORα,節律表現恢復正常,證實「白天動、晚上睡」不只是感覺,而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大腦調節。

睡好了 混亂的空間辨識和記憶也回來了

研究進一步測試了小鼠的記憶力,透過水迷宮與Y迷宮實驗,評估牠們對空間位置的記憶與辨識能力。結果發現,經過穩定運動的小鼠,原本混亂遲鈍的空間學習能力明顯改善,記憶表現也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小鼠運動後記憶未必會變好,但對已經認知退化的小鼠來說,運動的效果卻特別明顯。張家銘指出,當腦袋開始走下坡時,運動就像是穩住功能的支撐力,能延緩退化、喚回記憶力。

諮詢專家: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
資料來源:Voluntary wheel running mitigates sleep disturbances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model mice, Alzheimer’s & Dementia, 2025

文/楊依嘉、圖/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白天補覺恐怕白補了!《Nature》:大腦排毒還得按照生物時鐘

Heho 健康(台灣)

睡覺是幫我們「清洗」大腦!多運動、每天睡足7小時降低失智風險

Heho 健康(台灣)

熬夜晚睡、作息日夜顛倒,當心「腦霧」找上你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