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遊蚊蟲叮咬恐引發蕁麻疹! 醫:做1事當心惡化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夏季出遊被蚊蟲叮咬,當心引來蕁麻疹上身!中醫稱蕁麻疹為「風疹」,因其瘙癢、來去如風。然而,若蕁麻疹反覆發作,就不只是單純外在因素所致,需考慮內在因素,可藉由中醫調理五臟六腑,並配合忌口過敏原食物,以有效抵禦過敏反應。
蕁麻疹成因與個人體質、代謝有關 常見外在誘因如蚊蟲叮咬、接觸過敏原
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蕁麻疹發作常與特定過敏原如食物等有關,其他如外物引起像是蚊蟲叮咬、塵蟎等,都可能是引起急性蕁麻疹反應,發作時很像蚊蟲叮咬般膨起的紅印,不過仔細分辨,蚊蟲叮咬的紅印中間會有像針刺的微小咬口,蕁麻疹則無,但如果抓癢可能導致發紅成片。
另外,蕁麻疹與濕疹、汗皰疹特性不同,蕁麻疹發作後幾小時或幾天就會消失,濕疹會呈現1顆、1片、圓形或長型不一的紅疹,用放大鏡還會看到紅疹上晶瑩小水泡,汗皰疹也呈現成群小水泡聚集,但都不會自行消失。蕁麻疹發作通常與個人體質、代謝有關,因蚊蟲叮咬或接觸過敏原,突然誘發蕁麻疹,產生急性過敏反應。
鄭愛蓮醫師收治1名小一女童,正值暑假期間,爸媽帶去圖書館看書、順道至公園遊玩,未料返家後全身發出成片紅色蕁麻疹,甚至嘴唇也腫起來,過去曾有發作經驗,但這次特別嚴重,經問診後排除海鮮類等過敏食物,推究與觸摸書、花草等關聯性大,提醒爸媽返家讓孩子換衣及洗頭洗澡,服用中藥後,蕁麻疹約莫發作2天即改善。
另外還有1名北上念書的大學生,暑假返家後睡午覺,醒後卻突發急性蕁麻疹,看診細問後,這是第1次發作,研判恐與房間久置的棉被產生的塵蟎有關。
中醫治療蕁麻疹著重「内外平衡、代謝正常」 治療期間務必配合飲食禁忌
如果蕁麻疹一直不斷反覆發作,就會變成慢性蕁麻疹,鄭愛蓮醫師臨床有遇過患者半年來飽受蕁麻疹反覆發作的困擾,1、2天或1、2週就發作,這類族群並非全由外物引發,中醫認為與先天體內肝氣、肺氣和腎氣較虛弱,加上遇到壓力、緊張情緒或考試、睡眠不足等因素,進而導致誘發過敏反應。
中醫治療蕁麻疹著重「内外平衡、代謝正常」,採用皮膚表症藥物如桂二麻ー湯或桂枝麻黃各半湯,調理肝氣、讓毛細孔正常開闔,排除過敏原,並搭配止癢藥物,就能有效改善。
若是急性蕁麻疹發作2、3天,服用中藥1週就能恢復;慢性蕁麻疹則視患者病史長短而定,至少需花上3個月至半年,尤其過往曾長期服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轉而尋求中醫,必須更有耐心接受治療。
鄭愛蓮醫師強調,初期不會讓患者立刻停用西藥,介入中藥治療後、同時讓西藥慢慢減量,當西藥停用後,再用中藥調理一段時間改善體質。中醫治療主要是調理並加強五臟六腑的「氣」,隨著發作頻率逐漸減少,從每天2、3次,減少到1週1次,1個月不發作,直至完全消失。
鄭愛蓮醫師指出,中醫治療期間須配合飲食禁忌,包括海鮮、酒、芒果和辣椒等,飲食盡量清淡,避免油炸、燒烤類,讓五臟六腑恢復正常運作、輔以皮膚上藥。一旦發作次數愈來愈少,恢復正常,禁忌飲食也可以循序漸進先少量食用,確定未再發作,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
蕁麻疹發作千萬不要抓!醫師教你這樣做可止癢 拖延治療恐成慢性蕁麻疹
第1次發生蕁麻疹時,先盡量找出原因,留意避免接觸容易過敏的成分,以新鮮食物為主,避免醃漬品等,若容易反覆發作,建議盡快調整體質,以免拖延反變成慢性蕁麻疹,治療相對更費時。少數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會引發胸悶,影響正常呼吸,必須送急診醫治。
鄭愛蓮醫師提醒,蕁麻疹發作時,切記千萬不要抓、以免病灶擴大,可輕拍、冰敷,如果在戶外,可以到便利超商買瓶冰礦泉水於患處冰鎮,或是擦涼感藥膏,幫助止癢,再盡快就醫。
此外,夏天出外若擔心噴灑防蚊液含化學成分,可準備一些麻油,將手腳皮膚沾濕後均勻薄層塗抹於皮膚表面,也能有效預防蚊蟲叮咬。
# 首圖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