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藝人泰山自曝患前列腺癌四期,癌細胞一度擴散至骨骼!逐一睇清症狀、預防方法、高危族群
今年50歲的商台DJ泰山(原名曾匡民)一直以來活躍於娛樂圈,亦開設YouTube頻道「泰山自煮」分享飲食心得,但近半年露面次數卻大減,頻道亦大幅減產!他近日拍片自曝突然患上前列腺癌四期,幸好經治療後已大致康復。編輯:YK@Medical Inspire|圖片來源:泰山自煮@YouTube、Shutterstock
前列腺癌|藝人泰山自曝患前列腺癌四期,癌細胞一度擴散至骨骼!逐一睇清症狀、預防方法、高危族群
泰山昨晚在YouTube發布影片,主動交代近況。他提到,有不少網民發現自己近期鮮有亮相,因此決定在影片解釋來龍去脈。他指,去年12月發覺自己排尿有困難,求醫後驗出前列腺異常硬化,隨即驗血再作進一步檢查。結果驗血發現,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PSA)高達57(正常為4或以下),及後經再三檢查,確診為前列腺癌四期。
全身骨頭滿佈癌細胞,一度認為「玩完」
「知道嘅時候,其實已經『入哂骨』。」泰山發現時,癌症已經非常嚴重,更擴散至骨頭。他形容癌細胞「遍布全身」,盆骨、胸骨、肩膊、尾龍骨、頭骨都出現癌細胞的蹤跡。他坦言,當時心情極為複雜,一度認為「玩完」(人生走到終點),「第一個感覺係:睇唔到我啲細路大,唔可以同泰嫂(妻子)老落去,又冇人照顧佢……」當時泰山決定立即接受治療,包括打荷爾蒙針、服食標靶藥及荷爾蒙藥,自此開展了近半年的抗癌歷程。他在二月初開始接受化療,每3星期1次,前後做了六次。5月底化療結束,緊接着的是一個月內10次的電療,「嗰陣真係拍唔到片喇」。
癌細胞驟減9成,以自身經歷勉勵病友
經過一系列治療後,泰山成功扭轉病情,去除了體內9成癌細胞,「頭骨、胸骨啲癌細胞都冇哂。」而血液的PSA指數亦大減98.5%,由當初的57大減至0.8,遠低於警戒線。不過他表示,指數「越低越好」,所以會繼續努力對抗癌病。他亦提到,化療及電療的副作用比想像中輕微,「6次化療,我一次都冇嘔過,係瘦咗少少,但後來又肥番。係攰咗少少,但冇特別痛楚,皮膚亦都冇壞之類。醫生、護士都同我講,電療會令皮膚會好似損咗咁,但係我好感恩皮膚冇爛,亦都冇真係好損。」走過生死關頭,泰山的身體正逐漸恢複,現時正接受中醫調理身體。他亦透露,最近可以回到電台及電視台主持節目,「依家身體嘅力量比我想像中好好多」。他在片末不忘勉勵其他癌症病友:「好似我一樣有癌症嘅朋友,其實出面有好多,而家醫療技術真係好發達,幫到你嘅醫生同藥非常之多,所以唔好放棄,最緊要係保持正面嘅心情、正能量去面對呢件事!」
前列腺癌極常見,四期存活率不過半
前列腺癌是本港男性第3大常見癌症,每27位本港男性就有1位有機會患上前列線癌。根據最新2020年數據顯示,前列腺癌的新症宗數對比2010年已大幅上升超5成;當中更有3成以上男士確診時已屬第四期。
如患有前列腺癌,可能會出現以下6種症狀:
- 尿流細弱
- 小便次數頻繁
- 夜尿頻繁
- 經常突發性尿急
- 排尿開始時感困難
- 腰背、盆骨及大腿位置持續疼痛
如能夠及早發現前列腺癌,存活及痊癒的機會較大,第1至3期的病人,5年存活率高達97%。然而,第4期前列腺癌的5年存活率就僅餘45%。
症狀不明顯難發現,需依賴體檢
前列腺癌生長較緩慢,早期多數沒有明顯症狀,臨床診斷亦未必能夠發現得到,導致病人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因此,如要及早發現前列腺癌,就只能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即使患癌都可盡早發現及制定治療方案。香港外科護理學院院長兼泌尿外科顧問護師杜海柱指,缺乏運動、高脂飲食,未有攝取足夠茄紅素及大豆黃酮是患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如要預防前列腺癌,就應從生活入手,除做運動外,亦可進食番茄、豆製品、淮山、香菇等食物預防。
專家建議,6類前列腺癌高危族群應定期檢查,分別為:
- 50歲以上男性
-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患病風險較常人高2-3倍)
- 長期食用高脂、高熱量食物
- 吸煙人士
- 肥胖
- 患前列腺病變